续面试篇1
-------------------------------------------------
企业名称(及部门):KPMG毕马威Advisory
KP毕马威的招聘分三部分,笔试,MANAGER面,PARTNER面。虽然走到了最后PAR面的环节,但是很可惜,没能拿到咨询的offer。
我最先申请的是Advisory咨询的部门,在通过笔试后,了解到自己所在的子部门是在BPD,Business Performance。匆匆在KP的官网上了解了BPD是做什么的,就奔赴MANAGER面试。至今对KPMG的面试依旧记忆犹新,因为毕竟人家是在恒隆广场50楼……蛮高端的地方,跑了大概两次的样子也算熟门熟路了……MANAGER面的题目是,准备一份某一个企业的CASE介绍,这个企业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你可以按照你个人的意愿对其进行任何方式的介绍,但是不能用PPT,只能用自己准备的稿纸等等。MANAGER的名字叫做Daniel,中国人,很NICE,最后也表示出他对我很有兴趣的样子。我给他带来的案例是实习过程中对一个企业做的Research,这个企业推出了一款Merchant Cash Advance的信贷产品,概念比较新颖,他们的利率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根据每个月应收账款的一定比率偿还贷款。明显MANAGER对这款资产证券化的产品有了很强烈的兴趣,还问了一些对于这款产品的看法,这家企业的目标客户等等。我说因为是一家美国的信贷企业,所以进入中国市场会有一些法律监管方面的问题,客户也主要是餐饮、娱乐类型的服务行业,对现金流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等等。在这个环节结束后,开始了大约20分钟左右的英语对话,聊了下学校的生活,有哪些收获,最喜欢什么等等。大约两周不到的时间,收到了PAR面通知。
PAR面是香港人PARTNER,虽然面试完我的感觉还是不错,只是最后还是给了Audit的Offer,Advisory没能给我敞开大门。后来在工行面试的时候遇到一个加拿大的海龟,说我投四大的咨询部门简直就是自不量力,她说了这个词哈哈。虽然有点Aggressive,但是也没说错,咨询需要的是“极品”,我各方面都算中庸良好的样子,嚯嚯。PAR面的过程比较随意。PAR上来第一句话是,希望这次和你的对话是一个平等对话的过程,你不要感受到任何的压力或者地位的差别。之后问我是不是能说英文,我说可以没问题,于是开始彪了将近半个小时的英文。。。直到最后出门的时候依然是说着ByeBye出门的……我那个汗啊……一开始他问了我一些问题,比如对于BPD的了解,我就拿着自己在网站上浏览的function跟他一一汇报,他点头后,问我做过哪些咨询项目。恰巧我跟着导师做了两个企业性质的咨询项目,并详细跟他介绍了一下项目的内容什么。PAR很认真地听了下来,并就项目本身提了很多问题以及建议。其实各个企业的水平高低直接在MANAGER和PAR这样的级别是最能体现的,这也是我非常欣赏这些企业的原因之一:不仅有能力,而且非常认真。最后问了我哪些兴趣爱好,我说,我不太喜欢偶像,而是比较某一件事情本身,比如篮球赛或者足球赛本身这个过程,让我叫任何一个球员的名字我可能都不认识,= o =b。还有喜欢和朋友出去玩等等。最后PAR连续接了三个电话。。。面试过程中其实也有很多电话打断。。。可见PAR忙的程度……在面完我之后还要赶场去某个会议的样子。
现在想来,我和咨询没有缘分的原因还是实习以及项目经验的缺乏。如果我能在去年的时间内朝着咨询的方向走,不管是什么档次的企业,那么应该还是非常有机会的。当然自己也是做好了这个觉悟才去投咨询公司的,事先也有和女朋友商量过这条道路的生活方式,获得了认可,所以,虽然没拿到Advisory的Offer,还算不错吧~
---------------------------------------------------
企业名称(及部门):普华永道PWC风险控制部门RCS-Risk Control Solution
PWC的RCS是让我最为可惜的一家企业,从最初对于RCS的不了解,到最后RCS的印象越来越好,是非常有意思的过程。在这里感谢一下颖颖同学、刘挺同学、Maggie同学相伴我的PWC路程,虽然没拿到OFFER只有Thank you letter,但是也算不错的经历。
PWC的面试相较其他企业,是我所见过的最正规,而且最为标准地评价Candidate能力的企业。无论是AC还是MAN面还是PAR面,每一个环节你都能很好地把你自己是什么样一个人表达出来,虽然这个过程有点艰苦。╮(╯▽╰)╭。AC面分为两个环节,一个是破冰环节,两个小组各推举一个人,蒙上他的眼睛,小组其他人通过指导他比划的方向,让他在白纸上画出特定的东西。我很荣幸就担任了画画的角色,在大家的帮助下画出了一辆火车。对面小组画出了狮子形状的“生物”。破冰做得好的话,对小组凝聚力有很大的帮助,企业氛围可见一斑。
第二个环节是CASE环节,双方都是相同的材料,讨论Google和Baidu在中国的发展。Google由于崇尚言论自由,在中国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而Baidu却积极支持政府的舆论监管,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竞争优势。我们的讨论目标是让百度在中国国内建立一套新的盈利模式?貌似是这个?另一个小组讨论的则是百度如果想要进军国外市场的话,应该做哪些工作,或者说海外市场的盈利点在哪里。我们小组四个人,还是比较和谐的,每个人负责一部分,我负责最初的框架和introduction,两位MM分别负责第二和第四部分,介绍百度的优点和缺点,还有发展战略中面对的困难和障碍,还有一位复旦的GG介绍了什么忘记了……好像是技术方面的……别BS我……实在记不清了……当然这个过程是全英文的,估计是英文和思维的双重考察吧。
对面小组其实也做得不错,用了PEST的框架,政治、环境等等,还有比较经典的五力模型、技术创新什么的。其实有时候发现,商科也有商科的好处,思维方式确实会比较活跃,只是讲的内容比较空,很少有出彩的地方。再最后讨论的时候我小小Challenge到了对方,比如没有从财务的角度来分析这个Case,这个地方我要说一下Sorry啦~还有我向对方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百度可以通过兼并或者收购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弥补海外市场经验的不足。
AC面完以后直接进入MANAGER面试的环节,不得不说,我在这个环节中表现得非常不好。任何一个人,都会感受到,AC面和MAN面的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气场完全不一样。我是那种典型的在大庭广众之下,可以很自信地侃侃而谈,但是在与人单独相处或是小群体相处中,表现出极为SOFT的一面。Manager也察觉到了这点,对最初我给她的印象还是有些质疑。聊的过程中有说道你对RCS有什么了解,我很实在地告诉她确实不是很了解。Juliet也很NICE地告诉我,他们RCS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审计,一块是咨询,咨询方面主要是和信息系统相关的业务。之后还告诉我希望以后在面试前对企业多一些了解,呵呵确实,要对Juliet说Thank You。之后她还问了我一下从事咨询项目的事情,我也是拿老三样,跟过导师的项目来说,但是自始至终还是觉得不是很够分量。
大约一周以后,收到了PAR面的通知。在PAR面结束以后,一瞬间以为自己拿到了第一个OFFER,后来才知道其实是错觉,看上去最美的东西,其实不见得自己能够抓到。PS,抓到了也不见得最幸福哈哈。PAR是一个戴金边眼镜的中年男子,从交流当中,就会觉得自己是在一边交流一边被蛊惑。因为PWC的PAR,或者说面试我的这个PAR,我后来知道名字是叫JASPER来着,给人的感觉太美好了,就好像谈恋爱一样。(我不是GAY我不是GAY)。
PAR面是在陆家嘴星展大厦6层进行的,后来了解到这里是PWC的培训中心,有很多教室这样子。谁让PWC的培训是四大当中最为一流的呢? :b 说回来,面试始终是1对1的形式,有中文部分有英文部分。从自己的职业规划到人生理想,无所不谈,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感觉特别好。因为这是头一次让我觉得,我真真实实地表现出了自己,在各个方面。而且我也头一次意识到自己也能够表现得那么好。当然,事后,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因为面完以后你感觉实在说不出多一句,你自豪的事情,都说完了 :p 专业性的问题也有一些,比如他问我,你对企业的信息系统有哪些了解,在信息系统与传统的纸质类操作,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我的回答是集权和分权。因为信息系统能够规范化企业的运作,提高效率,但是相对地,老总的权利被限制了,不能像以前那样具备战略的灵活性。我还提到了实习单位中绿色通道的问题,双方也有进一步的交流。之后有问道为什么选择念研究生而不是在08年直接找工作,我回答说想要看一下学术的道路,并且加上08年金融危机就业形势很差等等。最后他还问我英语怎么样,我说有信心,便根据我去美国YMCA这段实习经历聊了一下,也是很开心,毕竟那段经历特别值得回味。聊天的时候,真的是很开心的。临走的时候PAR还特地说他们的办公室还有培训中心的选址都是距离客户很近,方便员工去客户工作等等,现在想来那个时候就在和我说Goodbye?
必须要承认,PWC的经历是一段非常可贵的面试经历,至今,很少会有企业根据极为规范和标准化的方式面学生,并且自始至终,保持着极为专业的形象。当然最后一段PAR面已经不仅仅是专业的问题了,是凌驾于专业之上的成人之间的交流。额……我飘远了……………………Anyway,谢谢PWC过程中所遇到的朋友们,有一些现在还是在联系也是很好的朋友噢!
-------------------------------------------------------
不知不觉写了很多……下次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