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到目前暂时告一段落了,想借这个机会写写自己的一些琐碎的心得,回馈一下应届生。自己大学以来在这上面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希望自己也能给其他朋友一些帮助。
小背景:楼主是香港读本科(商院的),学校不是最好的;成绩还行,有在香港四大实习的经历,去美国交换过一个学期,学校一般,在校有一个小社团的活动经历,另外参加过一些小项目和与专业相关的比赛经历。
在正式介绍楼主找工作之前,想先和大家分享一点对于大学学习的感受:个人觉得,GPA还是很重要的,但绝对不是唯一。大学是一个很好的体验不同事物的机会,一定要抓住各种机会,慢慢使自己的经历丰富起来。最初刚入大学,我觉得自己几乎是一无是处,但好在勇于跨出第一步,加入了一个社团当小干事。虽然回过头来看时,当时做的事情都很细碎,小到不足为题,却是一个让我慢慢锻炼自己沟通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平台。而且,后来学校在决定我能去哪里交换时,都是有把这类社会活动考虑进去的,所以它会是一个plus。等到开始找实习(包括后来申请工作)时,交换的经历就又成了一个Plus了。我想说的是,不要怕自己经历少,要抓住目前有的,慢慢积累,这样会像滚雪球一样,越积累越多。
今年找工作,我主要投了一些银行,两间审计公司(主要是为了练习面试能力),几家咨询,还有几家做实业的。咨询基本是悲剧了,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自己一没相关经验二不是名校出生。。。建议要做咨询的孩子,一定要趁早打算啊,做做PTA那些是大有帮助的!银行进展各不相同,但基本楼主也不想去了。目前最心仪的一家快消公司,多半要把自己卖给它家了~
其他的楼主不太了解,但就这几类公司来讲,招聘流程大同小异,好好准备了前几家申请的公司,后面的就会轻松不少。建议大家好好花心思准备各类常见问题(最骄傲的经历,自身的三个优缺点,做领导的经历,等等),楼主在整个申请过程中的确感觉对自身更加了解了。
网申过后就是笔试。楼主目前还没有直接挂过哪家公司的笔试。经验只能说是多多练习。网上有各类SHL题,还有应届生朋友们辛苦截来的各种真题,大家要好好利用这些珍贵资源啊!做练习要注意自己的节奏,还有一定要仔细!就练习英文而言,楼主平时喜欢拿学校的免费英文报翻翻,也在大四前的暑假考过GMAT,之后又有托福和雅思。感觉考过这一类试的同学应该还是有优势的吧,毕竟题型比较接近。大家平时有机会也可以看一些BBC短新闻。虽说突击训练也能有用,平时积累才是王道啊。
面试是一个很tricky的环节,我也不敢说自己完全掌握了它的要旨。。。组面我相对不错,在这里就具体分享下关于它的心得吧。
我觉得后来正式找工作时面对的很多情况都是类似的,在小组的case discussion中,一般总有几个队友很aggressive,大家也总有快乱掉的时候。所以关键在于自己要有一个大的思路,并且及时有效地和组员沟通。在讨论的过程中,要积极听不同组员的意见,并且给予反馈(赞同/质疑/添加细节)。这样,既能带动全组move on,也能加强你和其他组员的关系。这样说有点空泛,我再举一个我面试时的例子吧:
8人一组,每人手上有一个不同的候选人以及其相关资料,小组任务是推选最合适的候选人,而且每一个人必须尽量让自己的候选人当选。
我们组有几位海龟同学相当激动,某男生A一上来就想担任领导角色,提出要大家先各自简单介绍自己的候选人信息。我觉得不错,附和了一下,把手表放在一边,默记开始时间(没有明说自己要当time keeper,因为自己也经常忘时间><)。一轮下来,该男生负责记录各候选人信息,我则给予了一些补充和关注。记录完后,该男生说大家可以开始评比了——这其实是一句废话。我马上建议先设定我们的评判标准,并建议该标准中要包括一些具体项目,如候选人成绩,所做的事对学校的影响等等。换言之,我在提出大方向的建议时同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个人觉得这有两个好处:一,让大家容易明白我的意思,并启发各位的思路;二,显得我是有主意的,而不是一个只会说大话的人。后来我们的整个评判标准几乎都是基于我提出的点子得来的。
在推选各候选人时,我们有一位不太配合的女队员B,她一心想让自己的候选人中选(估计太看重task list中的“尽量让自己的候选人当选”了吧ORZ),一直在和男生A以及另一女生争论。我也参与到了与她争辩的过程中,不过我比较注意我的用词,跟她讨论时都是先说“你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但我觉得你考虑的XXX因素其实是被我们考虑在了XXX中的”,因为觉得始终觉得直接驳斥人不是一件好事吧,而且这样也能表明我的确是先听了女生B的想法,然后才做出判断的。 PS在此也向建议各位同学,面试时最好不要像这位B女生一样过于坚持自己,毕竟小组讨论是以团队为单位,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你显得好看(而且这种过于固执的行为也不太会让你显得好看),而是整个团队怎样进步。
在讨论过程中,有时“拉拢”队友也是有必要的,因为如果他们能对你有正面的回馈,这必将是件好事。但这也绝不意味着曲意讨好。就我而言,我喜欢在赞同别人意见时大声说出来(brilliant/excellent/good point…),并且加以追问,或者加以自己的想法,并寻求反馈。这样的互动往往有助于队员在后来的讨论中接纳你的意见。我见过一些同学,他们喜欢在别人发言后,直接讲自己的观点上而不对前者做出反馈,我觉得这是不好的。甚至很多时候同学X只是在重复同学Y已说过的观点,并表现得仿佛那是ta一个人的主意似的。这样的同学,是否有团队合作的意识,我很怀疑。
有人说小组讨论是一场表演,我不太认同。面试当然有表演的成分,至少我们都想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但很多行为、说话的细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建议大家平时就要多多留心。以我上面讲到的那场面试为例,在最终我们决定让一位同学做presenter后,我应她的邀请帮她书写我们的Key points。在书写完后,我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帮她检查了一遍,并且提醒了她一些我们的重点——这个过程,面官不一定看得到听得到,而我也不是做给他们看的。下台之前,我小声对那个女孩子说“好运”,她很感激地说谢谢。这些,我都是自然流露,不是做给谁看。
另外还想提醒大家,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心态一定要保持积极。我的很多组面,过程都极为纠结,但我都没有因此表现得焦虑或不耐烦,相信这会是一个加分点吧。回到伪领导A同学,他时常在其他同学发言时看表并催促说我们时间不多了,一场60分钟的面试他至少这么做了五次,过于多了。尤其在B女生坚持己见时,A同学整个面部表情就是“崩溃”二字。我其实心里也蛮崩溃,但这个时候就是“装”的时候了,有不爽你可千万别表现出来啊!
至于一对一/一对多面试,可能要另起文水水了。今天先到这里。希望能帮到大家哪怕一点点~ 也祝大家和自己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