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经验分享平台

将近几年的名企精品面试汇总、筛选、整理,再分享给大家
经验详情
一个英国留学生的房地产求职路

先简单介绍一下,08年出国,约克大学的本科学的经济金融,lse的硕士学的 MSc Real estate economics and finance。本科期间只在中行北京分行国际结算部和北重阿尔斯通采购部实习过,有参与社团、创立社团、志愿者teaching assistant的经验,成绩还算可以,国内西安交大也读完了大一,大体上就是这些了。本来一直想留在英国先工作几年再说,无奈英国无缘,有3次ac都被拒,所以去年年底硕士毕业后回到北京。以下是各种自身找工作日记的大汇总,不免有不少废话和不连贯的地方,读者朋友可以直接忽略那些。
   
  26号晚回国,27号今天中国的面试首秀,穿着一套好的西装果然感觉会好很多。 面试中国平安理财规划职位,工作蛮有趣的,面试仅持续1min,问题围绕户口,家庭,背景,学历等,基本算不上面试,当场就说1周后复试。
  明天上午面试中环国际,下午恒久财富,还是国内机会多啊。
个人心得体会,昨天裁手机卡的时候,第一家漫天要价,10块;当时大冷天,本不愿多走换第二家,可还是不想挨宰。于是换到不是很远处第二家,仅5元,立马掏钱解决。后来想想,和找工作经历一样,留学人员奇缺的情况下,公司招人也好比在寒风中行走,不想花太多时间招人,赶紧找到合适人员才是他们想要的。但是,如果你和所有别人都一样,你可以被轻易代替,则你没有啥竞争力,也不能吸引到公司。所以一定要独特,如果北京仅一家能裁卡,那多少钱我都得花。同样,如果你在某一方面独特,公司也愿意花大价钱购买你。留学生有留学生的独特优势,只要发挥优势,找到心仪工作并不难,我会再未来找到工作后详细分享我工作的申请渠道及方式,保证能拿到好公司面试。
很多人老问我西安交大那么好还出国,而且4年出国花费不菲。从经济意义上,不一定短期内受人赞同。但是,我这四年的海外经历,是任何人用钱买不到,夺不走的,即使我将来家徒四壁,我的这些经历也依然忠实的跟着我。所以说,宽泛讲,海外经历是留学生的杀手锏。
  最近不少朋友问工作情况,简单介绍下。上回说到面试,平安保险,理财规划,职位,才明白原来是招卖保险的销售人员,没有五险一金,还是代理合同,而不是劳工合同,所以果断拒了。另一个新创业的投资公司,面试两句话后给我团队经理职位,自然不敢胜任。
后来就是恒久财富,产品助理职位,这家比较正规,问问题也很实际,不在乎专业知识,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这方面我的弱项,面试后被拒。
再后来,平安复试时碰到一个仗义的大哥。工作五年,简单沟通后,他说lse曾经是他的梦想因为他想当外交官,他本人在北京读mba,我们一致觉得平安的职位扯淡。他说下午还有家不错公司面试,推荐我一起去,我就这样“面一赠一”的参加了没有预约的奥斯卡利亚集团的面试。不过面试经理有点直白,一句话否定我四年海外经验,又露骨的向我坦白国内没关系=死路一条,最后提供市场部职位,不过我对能源、工业没兴趣,果断拒。
  接下来,太平保险又通知面试,感觉和平安路数差不多,没去参加。
明后天又安排两个面试,北京展恒和北京恒天,都是理财顾问,hr也暗示是多数时间拉客户的销售职位,但鉴于这两家的口碑还可以,决定前去探个究竟。
总体,找工作是个很特殊的经历,很有趣又很挑战人,我感觉找工作同时也是找自己,找到真正心里的声音,跟着感觉走。大家也要警惕求职陷阱,太高薪或低薪,都值得怀疑。

最近天气凉,找工作的同学们别忘了锻炼身体,我现在每天是雕塑公园的常客,和一群大爷大妈抢健身设施,同阿猫阿狗争练太极的场所,与下班族在地铁里比谁走得快。也是一种享受!
渐渐的,钱包里的英镑换成了rmb,那张hsbc的银行卡再也用不上了,oyster card装进了古董盒。似乎刚回家3周,就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出过国,那些回忆被现实的紧凑生活慢慢冲淡。前几天,联系到前几年毕业的学长,用他的话说,现在电视里再看到英国的消息时,脑海中就俩字:“去过!”。这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啊。我还是要坚持听英文广播,找机会练口语,不然这点英语的优势恐怕就真没了。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我们这代人任重道远。似乎现在生活中任何一件生活必需品东西都是老外发明的--电话、手机、电脑、电视、苹果、internet,交通工具--汽车、飞机、地铁,办公类--传真、email,服装--西服、婚纱。似乎生活中很难发现有哪个必备品是我们发明的。要想改变世界,我们不能老拿来主义的学习美国,也得有自己的创造。
至于工作,在参加2个招聘会,4个电面,6个一面,接触过10个以上面试官,100个以上求职者以后;终于有2个hr,2个求职同胞听说过lse,知道这是个名校!泪流满面啊!当听到hr说我们只要名校毕业生时,我真的恨不得帮他谷歌下lse这个学校。
上回说到展恒和恒久的面试。先说展恒,理财公司里名誉不错的,不过职位是以电话销售为主的,面试时,我就随便用了个月薪8000把hr给吓跑了,估计没有下文了(干销售的都是底薪低提成高,8000的销售得把公司赔死)。北京恒天,一个以卖信托为主的理财公司,说白了还是搞销售的职位,本来我都不想再浪费时间了,谁知团队的负责人觉得我有潜力,想要把我招致门下。一番诚意总算说服我参加复试。
上次面试平安时,碰到一个叫李煜的大哥,果然叫皇帝名字的也有皇帝的胸怀。他下午本来有个面试的,但听说我是lse的想交个朋友,便推荐我和他一起参加他下午的面试。一般求职者都不愿意增加竞争对手,导致自己面临更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那家公司和我的求职意向不符,但是我仍很感谢这个偶遇的大哥。从他身上,我看到分享也是一种美德!
找工作的同学不妨试试bankhr.com,只要把简历搁到网上,就会有很多金融公司的hr联系你,就算是应届毕业生也没关系。这就是为啥我12月底回国还能参加很多公司面试的愿意。
本周又笔试了华西证券的投资助理,当时边上的英国海归哥们听说我是lse的,吓得不敢告诉我是哪所学校的了,只说当时本来很可能去Manchester的,下周面试太平。
今天是近3周面试以来最爽的一天,一个Liverpool毕业的哥们早在初试时候就听说过有个lse的。今天他在面试等待的小屋中问道:哪位哥们是lse的,一听说是我,立马跑过来跟我握手。在经过多日冷落后,终于有识货的了。如此热情让我也找回lse毕业生的一些尊严。 后来另外一个女生也是英国归,还是杜伦的,我便问她认识孙力不,她说名字很熟悉,但是人不认识啊。结果我们三个英国归组团参加团体面试,搞的面试官以为我们仨认识一起来的呢。
具体的面试主要还是自我介绍,并且根据自我介绍由面试官提问。基本上每个人讲个3、5分钟,大体的能力、实力、气质也就体现出来了。感觉还是金融销售的职位门槛不高,所以最后无论结局如何,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有机会碰到很多一起努力的同龄人,总是比宅在家里强。所以,面试参加的越多越好,参加的越多,阅历越丰富,越能了解企业间的不同文化。举个例子,恒天财富就是典型的“狼文化”,每3个月考核业绩,不合格的统统88,在这样的公司会很有压力,但是绝对也是很公平的竞争机制,不管你爹是谁,干出业绩你就能提升。有些银行的职位,典型的羊文化,只要不范大错误,就是铁饭碗了。具体哪个企业适合你,哪个文化你认同,哪个职位你喜欢,这些问题都想明白了再去决定去哪里,肯定比草率的去一家只是高薪水、好培训、知名度高的企业要更适合。
今天下午,上次面试碰到的那个Liverpool大学的哥们高兴的给我发短信,说祝贺我们将要成为同事了。不过,恒天财富的面试只是为了锻炼自己,增长见识的一个机会,并没有打算去那里工作。留学生在国外求职那叫一个悲壮,回家后机会多到我们又找回了自信。
下午又接到联合资信评估的明天面试通知,这种评级公司在国内还是发展中,前景不错,明天去探个虚实。不过有万恶的笔试,估计这方面没法和国内同龄人比。
  再说说,很晚时候,接到物业咨询公司xxx北京明天的面试通知,终于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cold call拿到面试!什么今年招不招人之类的(我的一个好朋友说,今年这公司不招人,社会招聘不招应届生之类的话),我打电话到公司人力资源部自我推荐,并在电话后发送简历,成功率大大高于直接网申。找工作的同学们不妨试试,推销自己是找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敢说,如果你能像我一样做,你拿到面试的几率将提升500%!
总体说,留学生找工作,既不能太骄傲(把之前的一切学历抛开,把之前的一切能力展现出来),也不能太掉身价(我们毕竟敢于走出国门,什么样的场面都见过)。
人脉的重要性,在离开校园的那一刻,就越来越重要了。那些会打交道,善于人际关系的人,多数会比那些成绩好、只读书的要更成功一些。
今日心得,不管你多牛,多不牛,踏踏实实的肯干事才是每个企业最想要的。这是今天面试官总经理透露的,前几天reef的学长毕佚也如是说“如果你是能忽悠的,就算拿到了offer,将来还是没有前景,踏踏实实好好干吧”
不得不说,今天是所有面试过程中拼杀的最惨烈的一天。三个面试+2个笔试=头晕脑胀。上午面试评级业的联合资信,下午面试物业咨询的xxx。
先说说联合资信,我拿到笔试后就傻眼了,全是概念题,基本上同交白卷差不多。后来同面试官协商发现,分析师职位要求较高财务能力,于是推荐我去市场部,结果市场部也对我财务基础知识表示怀疑。但是我用实际的社团经验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经过协商,市场部总管决定让我回家准备一些时候,补补财务知识,准备好了再来面试。这里有个小插曲,早上去他们办公室时候走错了,走成了紧急通道,结果我就被堵在带警报的门外进不去,当时也不知道。听到门里面有聊天声、传真声、打字声。我就大喊帮我开门。结果里面的一位女士费了好大劲打开紧急门,警报立马响起,全办公室里面近50个白领,全部停下手中的活,就在警报中共同注视着我这个小学生闪亮登场。我忙道歉说,对不起我是来面试的,大家别紧张。之后就听帮我开门的那个女士对我。。。的一通教育。
  总体说,联合资信很正规,工作也蛮有趣,赶快恶补财务知识,尽快补试。
下午的物业咨询公司xxx,面试官很有趣,问了我不少问题,最后说,如果我们觉得你有潜力,就算目前不缺人,也会为你创造一个职位;如果觉得你不行,就算缺人也宁缺毋滥。他倒是很被我coldcall的精神所感动,因为物业咨询公司xxx并不怎么校招,所以我这个敢于自荐的学生,当然就有更深的印象。
物业咨询公司xxx也在面试后做了笔试,笔试主要是考智力的,分析能力,等。
  终于,在经历了沉默的1周后,两家公司再次联系了我。

第一家,北京爱森国瑞,evergreen。是个金融培训机构,专门给中国公司老总到国外培训的公司。上次在北京研究生招聘会上投递简历,今天通知明天面试。不过明天考教规,所以hr说再联系啦。其实这个工作对于留学生很适合,他们需要那些英语好,又熟悉国外环境的人,所以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试试,还可以经常在欧洲美洲常住。
物业公司,第一次面试笔试也就算是将将通过了,下午在公园玩的时候打电话过来,manager说想再沟通沟通,明天下午过去面谈。
另一个好机会是peer的志愿者支教项目,到落后地区去支教,如果能先支教,然后再工作,也算是最好的结果把。
  时间关系,暂不多讲,准备新教规考试了。
  继续上回说起。北京的联合资信上次面试我的时候,我财务知识=0,结果本来给人的好印象全部没了。因为这家的经理在招聘会上还和我聊得挺久的,当时聊天时候,我本来以为是英国newcastle呢,心里那叫一个高兴,觉得他如果是newcastle的,那么一定听过lse吧。结果他说,他是澳洲newcastle毕业的。不过他还是听过lse的大名,于是简历就被他特别关照了。

面试当天,我走进笔试考场,看到考题是几张财务报表的分析,基本上没有一个术语我懂得,于是仅仅5分钟后,我就带着考卷交卷了。面试我的第一个经理便是newcastle的那位,没想到他年纪轻轻都做到部门经理了。结果我坦白说财务是弱项,他推荐我去市场部,那里财务要求较低。于是我面试了第二个女经理,从简单的交流中,她还是挺希望我能去的,不过她对我的财务知识好一通数落,说学金融的连财务三张表都不知道。当时很是惭愧,所有面试中最耻辱的一次,不仅给自己丢脸,也给西交,york,lse丢人了。凡事都有商量,我承诺,1周之内,我会好好恶补财务知识,再回来的。
没想到一些事情一拖再拖,直到3周后,我才准备好,再次屁颠屁颠的跑到picc大厦。没想到,这次前台小姐提示说,要去18层,得从-1层坐电梯,天底下还有这样的电梯?为啥上次不告诉我,害得我走紧急通道,把整层的警报都整响了。
没想到,这次面试官来了3位,不过上次面试我的女士不在,不过面试的内容却大跌眼镜。问我的问题:你住哪?你父母同意你的工作吗?(艹,都24了,还用问这个),你唱歌怎么样?能出差吗?体育活动爱好什么?户口是哪的?什么时候上班?薪水要求?我辛辛苦苦准备了n天的财务知识1个字都没问,问了我一堆这样没技术含量的空话。面试很快结束,我为了被考试,还特意问了问上次面试我的经理要不要再和她聊聊,结果被告知她已经休假了。最后我告诉他们我已经有了其他offer,正在比较之中。面试官笑了一下,你对联合资信了解多少?你去打听一下我们的声誉吧。言下之意,好像如果他们给我offer,我就没有理由不去似的。本来我对联合资信的好印象全部没了。其实,从面试官问问题的角度,你就大体了解这家公司的能力了。
  下一站,9号上午笔试法兴的general inspectionprogram。9号呀,除夕夜都要笔试,老外也太藐视中国节日了。这个项目是全球招人,每年只招30人左右,并且全球统一9号笔试。要用英文写executivesummary,时间3.5hour,只好再次拾起丢失已久的英语写作。
  英国留学生们不要错过British council组织的几场招聘会啊,http://t.cn/zYUhFXQ
最后,有朋友问我,你不是已经确定一个offer了,还找啥工作?其实,学无止境,现在可能是我最好的时机了解各行业,有机会参加不同面试,参观各类公司,就算只是长见识也大有裨益。举个例子,保险公司的很多内部消息就是我在平安面是时候得来的。

果然,昨天收到联合资信的市场部offer,可惜这个offer给的有点晚,这个工作还是蛮诱人的,能到处出差见各个大公司的cfo,还能结交各类朋友,锻炼销售能力,真是有些舍不得,不过有舍有得方位人生。
  今早,除夕夜也得起个大早,参加法兴generalinspection的笔试。后来才知道,这个项目全球只招30人,并且所有国家统一在2.9号笔试。hr说香港,新加坡,泰国今天都是一起在笔试。不过后来她说,这个项目在中国招了好几年了,还没有在中国本土招进一个中国人,倒是有几个老外在中国留学时候被招去了。当时心里那叫一个凉啊,尼玛就不能说点鼓励的话吗。大过节的!不过本来我也清楚,就我的英文写作,kpmg和dtt都过不了,就更不用说法兴了。后来hr说,全国被邀请参加笔试的只有5个人,尼玛还一个法国佬,一个女生在上海说来不了,一个女生迟到了。最后准时的就3个人。不过听说全国只有我们几个笔试,还是很自豪的。主要是因为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个项目啊。不然我相信中国绝对有3000个以上都符合他们招人标准。
笔试的第一关是图形逻辑题,判断下个图形是什么,那叫一个难,20分钟做23题,我也就做了16道,做过最难得图形题。
  第二关,写总结报告,executivesummary。给大概20页材料,9个文件,写一篇关于inequality的executivesummary。长度大概四页,时间是3.5小时,读到后来,想想,大过年的不好好在家休息,跑这来被虐,真过瘾啊。
  大过年的,走在空空的金融街上,算是最难忘的除夕夜吧。
  最后,关于我的去向,目前来说基本上就是去DTZ公司了。

以下是第二段找工作经历




上班也算是一周了,感觉还是很不一样啊。最大的感触就是时间变得十分珍贵,以前肆意的挥霍,现在是争分夺秒。每天早上6点起床,7点多挤地铁,8点多晨练半小时,9点上班,午间1小时,6点下班,7点多到家,吃完饭后基本上就8点了。稍微放松一下就9点多了,再准备准备10点多就睡觉了。好像1天中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是晚上8-10点,丝毫不敢浪费啊!有人说,晚8-10点,决定人的一生,有的人选择看电视、有的选择读书、有的选择锻炼身体、有的选择社交活动,常年累月下来,这黄金2小时就发挥很大作用了。 还是说说正事,每天盯着电脑屏幕,坐着不动的生活确实不容易啊。部门是项目主导,基本上就是为开发商做前期市场定位、开发策略,所以说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报告就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上班后才发现自己多么菜,基本上什么房地产常识都没有,所以说社会招聘的劣势就在于很可能没有应届生那样系统的培训,部门经理更期望自学。
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为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在怀来开发别墅的项目,而我就是主要写案例分析,分析那些卖的成功的别墅的因素,当然我也会做一些coldcalling来找到一手的数据来加以分析。目前进展缓慢,被经理催促,而我又没有很明确的方向该如何入手,情势不太乐观啊。下周又要出差去实地调研,更是刻不容缓。
  出了校园,进入职场,挑战连连。究竟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3月份注定是个不寻常的月份。有幸看到了京城的冰挂,开始了第一份工作,第二次过本命年。不知不觉,上班一个月了。本月最励志话:“早晨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你成就伟大事业的梦想!” 
接着上回说,去郊区调研别墅简直就是春游啊,不坐办公室的生活太美好了。不过,记得当时车从郊区往市区开,天空就越来越暗,直到了市中心也就是雾霾最严重的地方,我们回到了公司。北京的天空令人心寒啊,五年前离开时候还不是这样子,十年前还每周去爬山呢,搞的现在每天早晨一看雾霾都不想运动了唉。不知我们留给下一代一个怎样的环境。
经历了四周的简单介绍,终于大体明白了工作要做什么,有一定的系统性的想法。我发现,关键就是在于学,还要找对老师。我之前和第一个同事学习过程中,只是知道哪里做的不对,哪种思路不行,可是没有方向性的指引仍旧是一头雾水。后来和第二个同事讨论,仅仅一小时就豁然开朗,他能明白我哪里做的不好,同时还能给出明确、具体的建议应对和提升。举例说,第一位同事告诉我,我搜的案例不行,继续搜。而第二位同事不仅告诉我搜的不行,还同时将一个报告的总体框架讲明白,说到了案例和整体报告的联系,而建议我多看报告的大框架,单纯的搜案例只会浪费时间。逐渐的发现部门里的那些同事也都是各怀绝技,真的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这就涉及到择业的另一建议,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一定要去能学到东西的公司,其他什么工资的倒是次要。后来和一个hsbc做manager的学长聊,他也说,要是师傅都不明白,肯定带不出好徒弟来。而且,上班后,将有大部分时间和同事们一起渡过,同事们所营造的环境将会对个人产生很大影响。
初入社会,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已经习惯了当学长,在学校里风光的日子不再。而换来的是一个新的完全不了解的领域来探索。虽然说工作前早就准备好放低姿态学习,但是天天被“骂”什么都不懂的感觉也不那么舒服啊。下月目标,不求赞扬,但求少骂。

后来就是日复一日的工作,直到试用期快结束的一天,老板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我决定结束续约!“不是你做的不好或者得罪了某人,而是在试用期内,我没有看到你做咨询写报告的思想,如果找人带你,会代价比较大。” 这就是应届生走社会招聘的弊端(本人以应届生身份入职),培训可以说是零, 又没有师傅带,只能完全瞎摸着学习,确实非常吃力。老板的一席谈话,让我明白了,在商场里,如果对你的培训代价大于从你身上榨取的产出的时候,就是你该离开的时候。
  

于是开始了我的新一轮的工作记!
一、面试savills,时隔两月,再度回到savills,我不得不说savills的hr是非常负责的,哪里有新的工作机会马上告诉我,很快就面试他们的retail部门的analyst职位。再和一个打扮的很潮的一名男子简单沟通了10分钟后,我基本上断定自己不会去retail部门啦。1.行业里流传去retail的男士大多xxx2.基本上对国际上的各种潮流奢侈品要了如指掌 3.要时刻关心商场动态、时常逛商场。这些对于一个在英国带四年都说不出三个大型英国百货超市、四年只买过2条牛仔裤、一逛商场就晕的我基本上是一种虐待式的工作。不用说,结果是,他们认为我十分适合research部门,再等通知啦。
二、面试dtz的valuation部门,毕竟之前大家都是同事,也聊过很多,面试大概讲了对valuation的看法和dissertation。面试我的是reading毕业的前辈,当时她问我英文怎么样?吹牛大发了说非常好!结果好久没开口,也说的磕磕绊绊的。最后他们说现在公司人数已经分配完了,只能最多以实习身份入职,再等通知啦。
  三、面试cbre的research部门和investmentservice部门。cbre的办公室朴素典雅、人员非常混合,不愧是500强,五大行业务量之首。research面试官是一个台湾人和abc,总体很舒服的聊天,感觉部门人很好,就是research毕竟是做支持的部门,没啥业绩也就不太受人重视。investment部门面试官就严肃多了,谈话也是更多围绕我之前做的项目展开,感觉面试官非常聪明,很像我上一个老板。总体喜欢cbre的多元化人群和公司环境,结果再等通知啦。
四、面试阳光新业的投资部管培生。面试是2v5,5个毕业生vs2个HrJJ。大家依次发言,还碰到了一个Exeter毕业的英国留学生。群面时候,一定注意避免说话啰嗦,有个战友怎么说都说不到点上,还浪费了很多时间。后来hr打断他说请说结论,他还是罗嗦了一大堆。后来这个哥们又着急的问到薪水问题。我估计他是挂了。很有趣的是,来面试的很多同学都是想去金融行业的,只是看到投资二字就报名了,对房地产业根本没兴趣。
五、万科时隔半年终于回复在香港半年前投的简历。简单电话沟通后,说总部会再联系我,这一等就又是杳无音讯啦,反正对这种超大型的企业招聘总是持怀疑。
六、海外招聘臭名昭著的华润,应届生上不少人口头offer都变成空头offer了,进入到性格测试后,就再也没有回复了,十分怀疑他家。
  七、嘉和集团的管培生。嘉和集团是我唯一一家网上邮箱投简历回复我的。公司的hr是真的认真负责,确实是每一封邮件都认真看!有兴趣同学不要错过。简历过关后,他们的初面要求用视频录下来再发到公司去,很有趣。题目是90秒内,回答1.职业规划 2. 对近期大学投毒看法 3.遇到最棘手的事以及解决方法 这三个问题。办公地点在美丽的南宁,而且福利待遇相当优厚! 不过既然已经接了offer,就把机会留给他人,不再浪费辛苦hr的时间了。  

接着上回,周一复试了阳光,感觉员工很亲切,问题更多围绕了具体的职业生涯意向,比如还问到10年后打算做什么之类的。其实我也理解他们最怕的就是人才流失,很多管培生能力很强,学到东西后就跳槽了。更有的,进来做了一阵子,发现和预期有很大差别,辞职离开。这种是企业最忌讳的,花了很多人力物力培训,然后为别人做嫁衣。只能认倒霉,所以在招聘环节,问我最核心的就是到底适合在开发商还是代理行,到底对工作有多少理解之类的。 由于之前在dtz的经历,锻炼出一些搜索技巧,于是把跟公司相关的新闻、介绍、文库内容、公司财务报表都看了不少,甚至跑到他们在北京开的一些店去现场调研。总之,前期准备工作做了很多,对公司有了进一步了解,也确认是希望加入的公司。面试提问环节时候也更加有针对性的问问题。后来口头确认可以加入,就不再赘述了。

savills也是缘来缘去的一家公司,再次前去面试research的职位,对这个部门有了新的了解,也对savills的文化有了一定认识。由于之前已经谈过几次,所以面试更像是聊天。员工还是很高素质、和蔼,也着实让我对这个职位有了很大的向往。不过薪水方面比上一次给的要低,很有趣,上一次我是个无经验的应届生,面对同样的职位薪资却高于在竞争对手锻炼2个月后。薪水不是问题,但是心理落差还是存在。
面对了两个不错的选择还是非常艰难。一方面,国际化背景的标准外企,加上打基础很好的research部门职位。另一方面,正在逐步引进外资的国企开发商,加上完善的培养制度,以及能发挥英语优势的职位。究竟是谁?

savills的hr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得:“找工作很像找对象,很多时候看缘分,并不是最优秀的就一定合适。”这句话,送给求职的同伴,永远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
工作上基本尘埃落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当然,近期北京的cbre的research、投资部门,jll的投资部门,savills的retail、research部门都在招人,有兴趣的去继续关注吧。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择业观的改变吧。最开始在英国时候,觉得随便找个工作留下就好,于是四大银行申了不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确实不是兴趣所在。本人还是更喜欢实在一点的行业,金融的兴趣并不大,倒是对实业公司更感兴趣。鉴于房地产行业是整个中国的基础,又是专业相关,索性投入到祖国建设中去。误打误撞通过自我推荐到了国际一家大型的房地产咨询顾问公司dtz的业务部门,入职前觉得什么英语口语啊,什么能和国际其他同事合作项目啊,等等。可上班后才发现,原来dtz中国的业务已经非常本土化了,基本上200多人的外企总共2个老外,口语优势是没了,而且打交道的全是本土开发商或政府部门,再加上公司招聘了大量留学生,留学的背景基本上不起作用,本来就生疏的口语又很久没练更加退化,还是非常失望的。我原来想象的是,中国已经非常国际化了,所有留学生都应该发挥英语优势,帮助中国本土公司和外资企业打交道!
我之所以选择现在这家公司,就是因为它虽然国企背景,但是一直在引进外资合作,公司更加看重英文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加上他们招聘的留学生相对五大行较少,更能体现出英语优势的价值。虽然公司名声比不上国际背景的dtz,但是具体的职位确实更适合留学生。
所以说,留学生是否一定去外企才是最适合,不一定!当然还有之前听很多人说什么lse的就一定要去投行四大金融基金的,那更是不敢苟同!之前和联合国合作的一次讲座上,校长骄傲的说,lse最多学生去了联合国这样的非营利组织而不是investmentbanking!
当时中国发展的一次讲座上,加藤嘉一说过,中国人最大的悲哀是精英们的从众心里很严重,越是精英的人越要从众,而不是追随内心所想。前一阵子,李开复也在微博上讲,一个北大的学生告诉他,260多人的班里,至少200多人是迷茫的,大家就是随便海投,然后挑一份工资待遇高的工作来做。所以选定一个方向就朝之努力吧,尽量忽略耳边的干扰!

最后,收到一个猎头Michael page的电话,问我还想不想继续做banking?我回答既然已经答应offer了,就不考虑别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