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求职季开始之初,投四大只是想求个保底。而且听说四大的招聘过程很完善,网申-笔试-M面-Par面,能让你体验到标准化的外企招聘考核形式,所以也抱着练手的心态加入了大队伍。没想到的是,随着各大公司逐渐开始笔试面试,在我投的各种快消和各式咨询之中,四大成了我唯一能有进度的企业。面试时一遍又一遍地说服Manager和Partner,同时也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说服自己,就这样四大渐渐地成了我更坚定的追求。也许对于我们这些懵懂的毕业生来说就是这样,在求职之初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到最后哪家企业赏识我们的才能,愿意给予我们机会,我们就能更近距离地认识它、了解它,渐渐地就与它建立了联结,到最后甘心为它卖命。在过去的两个月,KPMG就给了我这样的感觉。
从网申说起吧。个人感觉KPMG的网申是最考验耐性的,除了一页一页的全英个人信息填写外,还要用英语回答五个open questions。对于我们英语专业的人来说,这个环节尤其不能敷衍了事。事实证明,你在网申中所写的每一个字都可能会被之后面试的manager和par很仔细地阅读,还可能以此对你提问。事实上,你在每个环节中的表现都会被详细记录,并且一次次地被审核。因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存侥幸心理,不能有丝毫马虎。
笔试的过程虽然很折磨,但同时也很有爱。KP为每位考生准备了印有KP logo的削好的铅笔和全新的橡皮。很多同学在考试结束之后把文具留在了桌子上,可是我没忍住,把铅笔和橡皮带走了,作为我本期求职季第一场笔试的纪念。
笔试后不到一周,KP的HR就电话通知我笔试通过了,希望安排在隔周进行Manager interview。(KP上海所有一条校招热线,几乎每次都能打通,而且不管哪个HR打过来,显示的都是同一个号码,所以一下子就能知道是KPHR的电话。)很可惜,安排面试的时间和实习公司出差的时间刚好冲突了,只好麻烦HR重新安排,HR让我等进一步的通知。这一等就等了一个月。我实习的公司和KP同在恒隆广场,这边的楼层众多,电梯分了高中低楼层三个区域,第一次来的人未免会有点晕头转向。为此,KP特意为前来面试的同学准备了告示牌,放在底楼示意同学们该搭乘哪部电梯。在等待HR通知的那个月,我每天上班经过都能看到那个醒目的告示牌。当时对KP还没有太多的想法,想着也许那一次的错过是因为无缘吧,所以也没有主动给HR打电话询问为什么还没接到通知。只是每次看到那个告示牌,心里都会有点波澜,自问是不是该更努力地争取?
终于一个月后,在我已经参加完PwC的AC面在等Par面的时候,KP再次打来通知我下周M面。那时候M面已经接近尾声了,我估计HR是把candidates轮完第一遍之后再重头通知之前未能参加的同学。可见,KP对每个申请的同学还是很负责任的。一心想进PwC的我,对KP这个迟来的M面机会说不上是什么感觉。但我还是马上答应并当天就回复e-mail确认参加。万万没想到,在M面的前一天,我接到了PwC的电话,通知我AC面过了,安排在第二天进行Par面,并且时间仅仅比KP的M面早半个小时,于是KP的面试时间又一次冲突了。PwC的Par面已经是最后一轮,这是绝对不能放弃的,可是KP的M面机会也来之不易,而且提前一周已经通过电话和邮件双重确认,我怎么能再次爽约?与PwC的HR商量改时间无果后,我只好给KP打电话,心里没抱任何希望。没想到电话一遍就打通了,而且说明情况后KP的HR很快就答应帮我把面试时间推后一个小时,瞬间解开了我的一大心结,感激之情如滔滔江水啊……
于是第二天,我在面完PwC的Par面后,马不停蹄打车回恒隆参加KP的M面。因为前一场的Par面发挥不佳,所以我当时的情绪比较低落,尽管很想把心情清空,好好应付接下来的M面,但始终提不起精神。一个小时后,我准备好了case的presentation,被带到了Senior Manager的房间。SM热情地跟我打招呼,让我一下子放松了下来,面试时从容了不少。我用英语侃侃而谈,其实漏洞百出。presentation完了以后,SM微笑着提出了她的疑问,并耐心地听我一点一点地补充,一边点头表示认同。随后她就我的简历让我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她也很真诚地和我分享了自己从associate做到M再做到SM的心路历程,全程相聊甚欢。最后SM把我送到门口,说很期待能在KP里看到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年轻面孔。走出房间,我的心情不觉好了许多。HR还给每个面完试的人发了一个印有KP logo的购物袋,上面写着大大的I❤KPMG,袋子里还附了一本求职指南笔记本,让我再次感到KP的有爱。
M面后的第二天我就接到了Par面的通知,当时心里很感激面我的SM承认我,给我这个机会。也就在我M面后的第二天,恒隆楼下的那个KP指示牌撤走了,说明KP的M面已经结束,我有幸搭上了末班车。
据说KP有很多非本地Par,于是在Par面之前我在心里悄悄地祈祷,希望能遇到港Par或外国Par,这样也许我能有点优势。Par面当天,我被带到了45楼,HR让我坐在一旁等待。突然有一口正宗英伦腔从我背后传来:“You must be Olivia!”我慌忙转身,果然遇到了英Par!他把我领进了他的办公室,让我坐下,并向我介绍他的名字叫Steven Parker,是KPMG的COO。我当时直接石化了……紧接着他叫我不用紧张,他不会问那些很难回答的问题,只会跟我随便聊聊,花个20分钟互相了解一下。接下来的半个小时,我们依旧相聊甚欢,他还会一边听一边做笔记,写了满满一页。他说,如果我决定让你进来,我就有责任要让你成功。他还跟我分享了,说很多人离开KP的时候他都会觉得很可惜,而且会跟他们一一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面试结束时,他很主动跟我握手,让我耐心地等待结果,并且答应了我索要名片的请求,还很可爱地念了一遍自己的中文名。之后,他亲自把我送到了电梯口,帮我按了按钮,再次握手后才回到办公室。
三天后我收到了KP的offer notice,通知我第二天的晚上18:00-19:00到KP领取正式的offer。这个时间安排是非常体贴的,对于实习的同学来说就不需要在上班时间翘班去领取了。可是狗血的事情再次发生,恰巧那天我有事在身,没法按照规定时间前往KP。于是我发邮件希望HR可以帮我安排别的时间领取offer。HR次日给我回电话说我可以在第二天晚上去领。果不其然,第二天晚上我又出状况了……于是我只好碰运气,在那天中午就径直跑到了KP。前台了解情况后很友善地帮我联系到了HR,并示意我到HR的楼层。在KPer的帮助下,我顺利找到了HR的大本营。HR很热情地招待我,帮我找到了我的offer,并且耐心地回答了我的问题,还提醒我不要错过了签约的时间。完了以后HR还把我送到了门口。
回到家才仔细看了KP的offer package。里面有一张为每个人特地制作的印刷精美的Certificate of Recognition,还有打印在优质纸张上的offer letter一式两份,还有做工优良的KPMG名片夹和文件夹各一个。Certificate上一句“to commemorate your success”直达心底。此时此刻不得不感叹一句,最佳雇主,名副其实!从每一个细节照顾到你的感受和需求。
只可惜这个故事有个让人忧伤的结局,最后我所选择的并不是KP。择业毕竟是一个理性选择的过程,有太多的因素需要考虑。只想说,对我来说,放弃KP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直到现在,尽管一切尘埃落定,我也依然对一路走来在KP感受到的各种人文关怀念念不忘。如果要我说KP和其他三家四大的区别,我一定会说是KP的人文关怀。也许我所接触到的KPMG只是它的冰山一角,但我仍然希望能把这些微不足道的感动写下,希望能借此感谢我这两个月在KP接触到的包括HR、SM、Par在内的所有人,感谢你们的帮助和对我的肯定。同时也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KPMG是一个值得赞颂和值得追寻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