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经验分享平台

将近几年的名企精品面试汇总、筛选、整理,再分享给大家
经验详情
谈谈面试--银行、移动、地产、建筑

惯例介绍一下背景,武汉双985文科男硕士,学生干部、奖学金等基本条件都有,主要特点有两个:人丑,嘴贱。目标区域是云南,再明确就是昆明,因为地域要求较死,所以各位没有烟草和电力的面试经验,所以本文的经验主要也是针对以下企业在云南分公司的相关情况。写的蛮多,算是倾情奉献吧,至于怎么选择的问题,以后再开帖子说。

银行类:

1、  民生银行

笔试:据负责人说,简历删选严,四千多份简历,笔试的有四五百,过了笔试的有三四百,录取……谁知道呢。银行的笔试就那样吧,反正我都不会。最后有两个论述,任选一,社区金融和银行业务改善,要是对银行兴趣,平时略微关注一点,应该都不难。

一面:我也不知道一面干嘛的,刷脸么?但我这丑也二面啦。叫号面试,我号数比较靠前,自我介绍,然后问了下你记住旁边的人叫什么名字,说了什么没。我一向觉得,在面试的时候听别人的介绍,不单单是尊重,也是一种体察别人人生经历的别样体验,一直都很注意听,所以就很轻松。听号数靠后的同学说,轮到他们的时候,自我介绍完就可以走了。

二面:一面当晚短信通知第二天一早面试,无领导。银行好像都是这么玩的吧。一个案例,两个小组分别讨论,然后进行对抗,指出对方缺点并对对方的质疑作出回应。民生的是个推广策划案,选个广场卖卡,说明为嘛选这个广场并给出活动方案。吐槽一下遇到了奇葩,对面组的某位同学,攻击性太强。场景模拟,一组是审核部门,一组是策划部门,审核部门找出策划部门的不足,策划部门回应。那位同学在这中间,冷嘲热讽,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人身攻击,几度把我们搞得无语。好歹是辩论队的啊,本来对银行兴趣也不大,几次想站起来出口恶气,但旁边一直有同学说,讨论的时候没怎么发言,给他个发言机会,想想就忍了。结束之后与面试官聊了这个问题,面试官笑着淡淡的摇了摇头,终于爽了一点。无领导小组讨论是终面的我也是第一次遇到。

2、  浦发银行

笔试:不是传统的各种类型题目分开,做了一个简单的场景模拟。某银行有七个部门,你可以随机选择哪个部门开始,进去之后语言类、数量关系、推理、专业知识等综合在一起。要点就是,我还是不会。

一面:就和民生一样的无领导,其实我面试的顺序是浦发在前。天佑我的小组抽得比较好,大家无论是综合素质还是团队合作能力都很强,是我无领导小组讨论较为舒服的一次。

二面:三个对三结构化面试。先一分钟自我介绍,因为我们小组都是非银行相关专业,就问了下我们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看法这种大问题,听说金融等专业被问了专业问题。然后问了根据简历问了下,考公务员没?怎么看待银行工作?因为报的营销岗,营销总问了下怎么寻找营销资源?回答的时候心理千万个草泥马,果然来了,但没办法啊,没爹咋办,闲扯了两句。然后去体检,所有二面的人都去体检了。

3、  建设银行

简筛:口碑最好的银行,所以大牌任性,笔试通知是最晚的一个。大部分的地区分行都组团到学校进行了面试,现场通过面试后只要笔试过关即可,可惜又没有我的目标地区。

笔试:大概是几大行中最简单的笔试,行测基本还能蒙一蒙。大概是几大行中最难的笔试,银行专业知识占了很大的比重,非专业裸考人员基本不会。不过由于笔试时间靠后,所以前面几轮的笔试也能积攒一些经验,拼拼人品啦,我的经验就是多选不会的基本全选。

4、  中国银行

笔试:中国银行的笔试是最早开始的。行测加上职业测试,职业测试蛮好玩的,有许多诸如大家来找茬等内容。

一面:在我早以为我挂了的时候,中行终于给了通知,此时其他好几个银行都已经走完招聘流程了。银行的一面应该都是外包,一面是二对一。一个是外部人资机构,一个应该是银行人资部门。第一关自我介绍,第二关根据简历随意提两句,第三关问你遇到的困难,然后怎么通过努力解决的,第四关问你现在拿到offer没,能接受几年坐柜,第五关是一个场景模拟题,题目倒扣在桌上,根据指示翻过来查看后,准备后进行回答。题目大概意思是说由于老板没有交代清楚工作,导致你拟定的工作报告有问题,现在老板找你麻烦,你怎么应对。第三关的时候,我举了个自己平衡学生工作和学习科研时间的例子,较为散漫,面试官略微表示了不满,被我截口把话打住。其实我知道她想要什么例子,截话是因为我有翅膀(笑),真心想去的同学就不能学我啦。面试官有个电脑要记录面试要点,所以她需要的是一个故事,一个有着具体困难场景、条件因素分析,主人公坚忍不拔,采取具体行动措施,克服困难,取得量化成功的故事。讲心灵挣扎和思想转变的故事他们是不爱听的,没法记啊因为。这样的例子大家要做好准备,我在找实习和工作的时候经常遇到,最常见的是两大类:1、克服困难的(短时间内调配有限资源完成看起来难以完成的事情?遇到挫折采取具体措施解决?)2、学习成长(原来不会,然后通过相关的渠道、方法学会,取得成绩)。时间、人物、情节、结果缺一不可。

5、  中国人民银行

简筛:和国考一样的报名方式,要进行相关的资格审查,很多没有过资格审查的。小道说,网申请趁早,晚了之后踩点投递的,投都投不进去。

笔试:分岗位进行专业考试。真是专业考试,以管理学为例,一看卷子我以为我坐在大一管理学的期末考场上。选择,单选、多选,例如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XY理论等,论述激励理论的相关内容,标准的管理学试卷。但是出题官,你能先告诉我你看的是哪个版本的管理学么?各个版本是不一样的啊亲!

面试:进面试应该不是很困难,因为我没及格都进入了面试。但因为地域不符,所以放弃。

总结:大概笔试了十个银行吧,还有两个放弃了,其实我对银行也不是很了解,让一个相关专业的同学报了他知道的银行,然后我都进行了投递,最夸张的一次是两天内接连笔试了四场,现在想想,有些盲目了。银行笔试主要就是行测,四大行应该是笔试一刀切,商业银行可能是根据简历综合筛选,当然这只是我根据我的烂到渣的笔试水平进行的猜测,四大行挂了两个,商行都还行。还有其他的一些银行也给了消息,但是都因为各种原因没去或者只去了一面。银行的面试基本都是无领导加简单的结构化,至少在我的目标地区,也玩不出太高级的花样了。在选择方面,银行求职者流传一句话,我深以为然:“不在于去哪个银行,在于去哪个支行。”四大行大家都很看好,但是由于网点较多,要是不小心被分配到不好的支行或者网点,那就很辛苦了,要是没有两把刷子,做柜估计要做很久。不同的支行由于区位不同,造成业绩不同,待遇也就不尽相同了。这点一定要注意,要尽量挑选高级别、繁华地段的银行,简单点就是能在分行别去支行,能去市中心别去城郊,要是能去总部,那就真是爽歪歪了。然后好像大家都很喜欢银行,再多说两句:1、貌似银行都喜欢活跃一点的,所以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要尽量发言;2、人行和建行应该是很多人都期待的,但是这两个的笔试也是最简单的,有心的人要好好准备。

地产类:

6、  中海地产——海之子

简筛:简历筛选就很严格,简历被刷的概率很大,所以有什么学生干部、国家级荣誉、厉害的实习经历等,都快往上堆吧。

一面:口试,万年不变的“我的核心竞争力”。感觉要落落大方点,不要慌。虽然下面坐着各个分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加上应聘的同学,满满一屋子人,但只要平时多在公共场合讲讲话,问题不是很大。不得不说,中海的海之子确实吸引了一大票的牛人,基本都是主要学生干部、国奖、C刊,是我面试中聚集牛人最多的一次。

二面:一面完了等通知,过关的话,下午就开始二面。二面还是口试,即兴演讲,一排人站在一排面试官面前,前一个人抽题卡,准备一分钟,然后演讲一分钟;上一个人演讲的一分钟就是下一个人准备的一分钟,依次往下。题目大都是一些名言警句。建议不要急,准备和演讲的时间短,把一两点讲清楚就行。

即兴演讲完了之后就开始无领导,因为大家实力都很强,估计在其他无领导里都是leader,所以中海的无领导小组面试在我们那个小组没有产生明显的leader。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目标性和妥协性就是很重要的。讨论是一个角色模拟题目,从角色代入来看,建议既要在讨论的时候实现自己角色的目标,敢于争;又要善于妥协,只要不是太侵害自己角色的利益,要善于妥协一致。讨论的时候,各个HR会在场中游走观察记录。

三面:无领导完了之后,各个地区公司就开始抢人。要是某个地区公司对你有兴趣,就会留你下来谈一谈,聊一聊。话题主要是对地域的要求、职业发展等。

感觉:海之子的招聘不用多说,绝对是点赞。无论是环节设置、效率,还是人才聚集度,都非常棒。有三个地区公司与我谈话,但是想去的地区公司没有要我,确实有些遗憾。在此也非常感谢武汉地区的人事经理,虽然他又给我加了笔试并且也没有要我(笑),但是他是三个地区公司里唯一通过电话与我进行沟通的,并将我推荐到了其他两个大区,但由于地域选择原因,所以最终还是与中海无缘。不过,经历过就是缘分,中海的招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也感谢中海能让我走完了整个招聘过程。再次向大家推荐中海。

7、  华润置地——运营管理

简筛:成绩、学生干部、学校和专业背景

一面:口试。提前给了三个题目,面试的时候随机抽取一个上台演讲,到时间打断。提前准备好,到时候不要忘词就行。面试官给我发题目的时候,有个题目的字词顺序发错了,我研究了半天,以为大有深意,就此做文章。谁知道第二天一去才发现原来是面试官发错了,好像其他人也没注意,还好我的号数在后面,有时间进行调整。

二面:无领导。大概十进六七的比率,所以只要好好表现,没什么问题。

三面: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完了之后就等通知,过了就接着进行三面。自我介绍、面试官根据简历和自我介绍进行提问、职业发展、岗位认知等。大家要对自己的介绍和简历负责,同组有同学说自己会算法,结果被面试官追问之后答不上来,显得很尴尬。

四面:三面结果出来之后,被通知要到所报的城市公司老总面,等了好久好久。到了城市公司,一对三面试。老总很和善,就是聊聊天,谈谈房地产,谈谈华润,聊一聊高考什么的。

五面:大区总面试。自我介绍,大区总根据你的介绍和简历,随意问了问题。一般来说,过了城市公司的面试,大区总的面试问题不大。报销往返费用和提供住宿。

感觉:恩,你没有看错,五轮面试。期间等了又等,拖沓了快一个月。期间遇到的几个事情:1、武汉地区前三轮面试就只有大区的两个HR在主持(有些公司是一排哦)。三轮面试筛掉了很多优秀的同学,而到了城市公司才知道,在城市公司当地的招聘,第一天把当地同学叫过来谈了谈,第二天就让人和我们一起四面了,大央企就是这么随性。城市公司面试费用不报销。2、大区面试的时间安排,在提前发的文件里是一个,到大区公司后又是一个,到要面试了再换一个。大区面试换了三个时间、原定的三个环节最后只有一个。当然,大家要认为减少面试环节是好事也行,反正大央企就是这么任性。3、原定大区面试三天三个环节,并特地嘱咐同学们不要早走,要定第三天的票。听说,有些城市公司的同学参与了第二天的面试后被刷了,被要求当天必须退房走人。4、由于自身的不足,虽然可能学校学历层次和实践经历比别人好一点,但长得丑,所以城市公司面试面完当天被刷,了解了一下,三进一。在我再次直面镜子中的自己,重新开始灰暗人生的时候,华润通知我去参加大区面试。我诧异之余讯问后被告知,先前通知我被刷的号码不是公司的。在此特别的感谢这个非华润的号码,能够一路上指引我从学校到城市公司面试,并将面试地点时间等重要信息透露给我,这么帮我竟然只是与我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感谢这个非华润的号码。而另一位基友得到的解释是,通知错了,一起面试的三个人都进了,当然,语气自然是不带一丝烟火气。

8、  恒大地产——营销策划岗

简筛:人山人海的宣讲会。简筛很厉害,可能是由于报的是偏远地区的志愿,所以我这长相也能通过简筛。

一面:半结构化。一面通知蛮快,去了之后不要网申简历、不要自制简历,果然又是手填了一份恒大模板。然后面试流程是,自我介绍、一分钟准备一分钟即兴演讲,发表对于面试官题目的看法。面试官有个题库,随机抽取询问。时间没有掐得很死,但是太长会被打断。即兴演讲完后,面试官会根据简历问些问题。

笔试:行测加恒大的企业文化和近期集团情况。面试的时候有个女神表现得不太好,但也进入了笔试。笔试也不知道要考察什么,整整一个教室,快两三百号人,紧紧的挨着坐,只有两个监考官。听说后排的同学进行了有效的分工合作。

二面:到城市公司终面。不得不说华润真是壕。报销往来的机票、提供住宿、中餐,还不错。要知道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基本是五进一的比例,也就是说恒大知道自己招不了这么多人,但还是斥资让这么多人来面试。面试是五个人一组,进场前会拿到一个对折订起来的便条,上面是即兴演讲题目。进场后,面试官是三位总,自我介绍,然后打开便条,准备一分钟,演讲一分钟,上一个人演讲开始下一个人才能打开便条准备。时间掐的不是很死。然后几位总随机提问题,说一说对房地产行业的看法?恒大与其他的不同?为什么选择这个岗位?比较常规。

感觉:恒大真壕。住宿的待遇不错,报销机票很及时,没有磨磨叽叽的,反倒是面试官在催我们快点把票寄过去。无论是HR还是面试的领导,都很和善。最好玩的是,终面那天是周末,恒大放假,办公室里很空,我暗暗发笑。这个梗是因为以前听说恒大待遇不错,但加班很严重。

9、  远洋地产——营销

简筛:高端大气的宣讲会,现场提问送U盘。简历筛得很厉害。

面试:面试官是个年轻漂亮的美眉,自我介绍、八大问类型的问题、工作地点的选择等。由于宣讲的时候听到宣讲人对排名更靠前的房地产公司佩服并致敬,拿到了排名更靠前的公司的机会,就没去。

总结:还是那句话,在哪个地产公司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所要去的城市分公司。刚进去的大多都要放到项目上,然后再看。现在都在唱衰房地产,但是我相信大公司的不会因为市场信心不足而资金链断裂,房子作为刚需,只要熬过这个冬天,行业肯定要重新洗牌。

通信类:

10、           中国移动

笔试:行测,一般难度吧,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

一面:无领导小组讨论。这个无领导小组讨论有些奇怪的地方。流程是每个人先看材料,然后针对材料发言一分钟,这个时间是有人计时的,一分钟打断。然后才开始小组讨论。讨论的题目是运营商想进军OTT业务,获取更大的利润,讨论个对策建议出来。发言人总结完之后,面试官问这是你们小组的共同答案么?我看大家没说话,冒死说,是。面试官说我看讨论过程总有三个同学没怎么说话啊,怎么能说这是你们的一致结论?我解释说,因为我们分步骤解决问题,每个问题形成结论后,我都问了大家有没有什么补充或者不同的意见,他们都没说话。其实我心里千万个草泥马奔腾而过,面试官大爷,人家不说话你是要我把人家嘴巴掰开是吧?差点结论都没达成,你给我扯这个?讨论完选举发言人,大家想照顾下没发言的同学,让他们有机会表现,结果人家面前一张白纸,不得已另外推举。这种又不做记录又不参与讨论的同志,你是要我怎么办?面试官有非常感兴趣的问了三个不怎么发言的同学,三个同学都说,我觉得他们说的都挺有道理的,挺赞同的,就没说什么。然后面试官问了下是否服从地域分配的问题,一面结束。

二面:二面等了好久才通知,通知邮件还被邮箱当做垃圾邮件扔进垃圾箱了,所以提醒各位在求职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个小细节,查看一下自己的广告邮件和垃圾邮件。二面是三对一,半结构化面试,先自我介绍,然后根据简历问一些问题,最后再次询问了是否愿意到地州去、服从全省分配。

11、           中国移动终端——营销

简筛,笔试因时间冲突未去。

感觉:宣讲人讲了移动、讲了行业发展大势,最后我就是不知道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建筑类:

12、           中建钢构——行政岗

一面:面试官是个小哥,挺和善的。第一关是一分钟自我介绍,说是一分钟,但是也没掐时间(可能是工程建筑的吧,有些粗糙~~~)感觉要有重点,别稀里哗啦一大堆,但没什么干货。第二关给了个题目,说一下对于钢构“铁骨仁心”的理解,做一个一分钟演讲。我觉得了解企业文化是面试一个企业的基本功课吧,这也没什么,注意条理性就行。虽然面试官也没掐时间,但要自己要注意控制,不是说得越多越好,大家都这么忙,人家也不是选演讲队员,主要是考察你这个人的表达能力和条理性。第三关就随便问了下,为什么选择钢构?你的核心能力和专业优势?感觉还是蛮看中成绩的。

二面:一面刷人很厉害,当然是我们职能类的,工程口的基本都是想来就来。一面过后估计十存二三吧。二面的也是个小哥,比我们大不了多少,不是听说是个很厉害的人,没用多长时间就做到了人资的负责人。终面就很随意了,先是自我介绍,然后就根据简历问了问题。面试官确实挺厉害,这点从面试过程中问问题就看得出来。没有固定的套路,每个人被问到的都不同,随意的问,然后就一直深究下去,就和你闲谈一样。但后来回想起来,无论是保洁的八大问的内涵还是对个人经历、学历的考察都在里面了。对于校园里的一些门道和公司工程技术口的情况,门清。所以有些拿大家都能拿的基本奖学金冒充的、在项目上就是挂了名的、模糊了成绩的、荣誉是因为社团职务而不是自己能力得来等,就被问得很尴尬。最后问了个问题,唐僧师徒四人取经,你更喜欢谁?说名字就行,不用理由。没弄懂什么意思,说孙悟空、沙僧的都有进的。

感觉:蛮快,蛮早,不错。很早就开始校招的公司,基本一个星期就搞定。早上终面,下午还是第二天下午就给通知,通知之后的第二天就要去签,过时不候。从招聘来看,对钢构的印象蛮好,两个HR的素质都很高,很和善,招聘本来也就是折射企业的一面镜子。对于文科类来说,待遇不错,一般人去银行累死累活估计也就这待遇。唯一不好的,就是要下项目,哪有项目去哪。地域分配上,结合你的志愿和公司需要,基本可以满足大区地域要求,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可以满足具体城市地域要求,一般是在公司职能部门。当然别老想着下项目,去项目貌似还要争取的。还是那句话,建筑工程公司,选人上粗放些,而且也更偏重男生一些,所以大家没面上也没关系。总之,如果可以接受地域、项目现场的工作环境,去钢构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13、           中建三局——行政岗

一面:面试官是个小哥,自我介绍、岗位认知、为什么选择三局等,特别提到三局要下项目,条件很艰苦,是否能够承受。

笔试:一面结束后,要求完成PPT、文档、excel各一个。本以为是三个简单的东西,没想到文档的格式要求参照党政机关公文形式,弄到大半夜。当然,这主要怪自己的拖延症。

感觉:中建三局是我本科就看好的公司,因为不仅地域满足要求,更念念不忘的是多出来的“高原补贴”,回家还有钱拿!。但可能是由于地域要求太死和研究生学历,笔试之后被刷,听说后来招了几个本科。但我要去的是最艰苦的地方啊亲、我就是混口饭吃我真的会签的啊亲!我也成为了本科同学的笑柄,唯一一个没拿下三局的人。

14、           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现场交简历、结构化面试,然后现场打包走人。地州,一般。

其他:

15、           飞亚达

16、           广移

17、           宝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