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一转眼已经工作三年了,回想起当年毕业找工作的情景,真的有蛮多感触,找到工作后就一直忙着做事,本来想写篇攻略攒人品的计划也就搁置了,没想到一下就是三年,最近一个认识的学弟在找工作,不禁让我回想起了当初的计划,所以也就有了下面这篇拙作,写给各位找工作的应届生朋友们以作参考。
主题是“如何面试进入互联网公司(非技术类)”,定这个主题原因很简单,我当初主要面试的就是互联网公司的产品职位,前前后后笔试面试加起来也有三四十场了,一些经验可以跟大家好好分享下。众所周知,想要被一家企业看中,通常要经过“笔试”——“群面”——“单面”三个流程,下面我就针对互联网公司的招聘,分享下这三个环节的应对经验。
1、第一步:首先要知道哪里有招聘,我当时主要是跑各种宣讲会,因为开宣讲会对企业来讲是有很大成本的(我呆过的第一家公司去了四五所高校,据说花了20万,面试官的时间成本更高),这样的公司都是真心去招人,有诚意。另外不光要跑本校的宣讲会,其他院校有互联网公司的宣讲我都会去。
2、第二步:笔试准备,既然面试的目标是互联网公司,那么至少要对整个互联网行业有所了解,这里需要了解两个关键点,一个是行业知名网站,另一个是各网站的用户规模
要了解行业知名网站其实也很简单,去这里: http://www.2345.com/?k26261640]http://www.2345.com/?k26261640 花上半天时间,把这上面所有的网站都仔细使用一遍,做到初步的了解就可以了,最起码互联网上有名气的网站你都用过了。
至于流量,就去这里查找: http://alexa.chinaz.com/]http://alexa.chinaz.com/ 对每个领域内排名前三的网站做到心中有数,尤其针对你应聘公司的竞争网站,要仔细研究。
3、第三步:笔试, 其实只要你智商ok,再下一番功夫,通过笔试是没问题的。不过有些细节要注意,简单的题目一定要答对,前段时间公司招聘,我们一屋子产品经理批笔试卷子,十几个人要批300份,每个人批一道题,老大直接定下规矩,有几个特别简单的题目,只要错了,就扣高分,所以一定要谨慎;另外互联网公司很看重换位思考,在答一些主观题目时,最好不要写“我觉得”这种句式。
4、第四步:群面,一屋子人,怎么样脱颖而出呢,以我的经验,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字——稳。我第一次群面的时候,紧张的不行,可是后来面的多了,一点点的就不紧张了。如果你的性格不是很外向,那就像我一样,多去参加面试,不管什么样的公司,多受受挫,一回生两回熟,很快就不会紧张了。回过头来说,为什么这一点这么重要呢?明代吕新吾的《呻吟语》中对人才是这样分类的——深沉厚重是第一等人才,磊落豪雄是第二等人才,聪明才辩是第三等人才。深沉厚重的人往往能很快让人产生好感,千万不要以为多说话就是表现自己了,说话时镇定沉稳的神情其实才是最最关键的,记住言多必失,只要你能在某一个关键时刻说出问题的关键点,即使你整场不怎么说话,面试官也一样会对你印象深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自己就做过这种面试官,也跟其他面试官交流过经验,往往说的最多的那个,大家对他感觉是浮躁(当然实力超强的除外,我找工作时碰到过一个心理学的硕士,群面的时候控场能力超强,大家基本上都跟着她的思路去讨论),大家通常看好最沉着冷静的人。
5、第五步:单面,跟群面一样,首先你必须沉稳冷静,不卑不亢,即使你不是沉稳的人也要努力装出沉稳的样子,语速放得慢一些,显得每一次对话你都在深思熟虑,这一点至关重要,能做到这样,面试官对你的观感就会大大加强。其次当对方问你一些关于网站的实际问题时,切忌天马行空,展开一番什么大胆想象,还是那句话,这样的人通常被视为浮躁。我有一招万金油,就是在对方问你一些互联网问题时,你的回答中要加上“先看数据再说话”、“数据分析”这一类的关键词,比如跟对方强调:“某某问题由于自己对网站的用户还不了解,如果要下结论还是要看实际的用户反馈数据“这种,会让面试官觉得你非常踏实,现在工作虽然不好找,但企业一样很难招到人才,跳槽的人要价通常太高,而且能力未必怎么样。一个稳重踏实的应届生绝对是所有互联网公司领导的最爱。
讲了这么多,其实也算不得什么真知灼见,也就是个人的一些感悟,希望能对大家找工作有一些帮助,最后祝各位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