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写这篇经验的主旨是为了告诉各位学弟学妹:找工作一定要放开眼界,不要拘泥于自己所学专业的圈子,尤其是你的大学不在家乡而你还想回家工作这样的情况。
先说说移动。移动今年的效率还是比较高的,经过简历筛选后12月27日笔试,当天下午就会出面试名单。网申应该没什么技巧,要你填写的内容都是学校学历等基本信息。笔试内容与往年不同,往年仅仅是行测,今年多加了50道专业题(专业题与你所报名的类别相同)。90分钟60道行测50道专业题。从试题难度讲行测还可以,难度相当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前买个一本通,看看技巧并多做几套公务员考试题熟能生巧,建议至少提前一个月复习;专业题范围很广,就计算机类来说,从硬件到软件,从数据库到各种网络协议,都有所涵盖,难度不大多为概念性知识,平时多注意积累即可。从时间规划讲,一般行测都是一分钟一道题,这样留给你的专业题时间只有30分钟,要做50题。好在出的专业题不用计算等复杂操作,概念性的东西会的就写不会了只能蒙一个继续下一题,总体上是能答完题的。
笔试结束当天下午出面试名单,第二天面试。面试很严格,面试室内有7名考官,其中只有一名考官发问。进去之后不允许自我介绍,不允许透露姓名学校等个人信息,直接坐下答题。考试内容为一道专业题一道能力题,先问专业题。出题范围看似很广实则有章可循,不会随便挑一个知识点让你去回答的,从这一届我听到的一些计算机类的专业题来看,偏向于大数据相关,而这也正是近年来信息技术行业的趋势。这里说的大数据相关指的是但凡和大数据搭一点边的也都在考试范围里,考察的依然是知识的广度,当然你若在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些稍深入的阐述必然会给你大大加分。我备考时的复习重点是计算机网络和大数据方向,建议各位计算机网络必看,即便面试不考笔试也会考到的。学海无涯可复习到的地方却是有限的,一旦面试考到你不会的专业题怎么办?这种情况非常有可能存在。面试官也能理解各位考生的难处,所以你答不答对也不见得是评分的唯一标准。即便出个问题你不会,你也不能直接说你不会然后结束这仅仅只有一道题的专业面试。可以先说你没有这个知识点的储备,但是可以根据这个问题字面表现出来的意思进行自己的思考,接下来你就把你自己当作福尔摩斯分析吧,只要有理有据,面试官会看到你应对自己不擅长领域所表现出的闪光点的,这也是能力的体现。最不济的情况就是给你几个字母缩写让你说这个是干嘛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API。这类问题除了一些必要的知识储备,更多的是你在大学期间没遇到的,对于缩写类型的分析,如果不能顺利地扩展出英文全称就挨个字母分析吧,也是有章可循的。平时多注意一下就会找到规律,一般情况下I在最后就是interface接口的意思,S通常是standard或者system的意思等等。为了以防万一抽出半天时间挨个字母捋一下,找找规律各个字母放在前面中间和后面通常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面试的第二题是能力型问题,通常是你在工作中遇到某种问题如何解决,考察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回答问题时抓住问题的核心、说得有理有据即可。
移动笔试面试节奏紧凑,建议提前复习,抓住重点和时代趋势。
再来说说建设银行,建设银行的笔试比移动还要早,但是出面试名单却是一个月之后,各位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建行从网申阶段就已经竞争激烈,每走一步都不得马虎,建议看看网上的一些网申技巧,确保网申通过。建设银行的笔试是公认的所有银行考试里最难的,其考试类型多、经济金融会计又多又难,具体各模块的比例在银行考试一本通里面有写。确实这样使得经济金融会计类专业的考生在笔试中一定程度上更具优势。凡事都有两面性各位非经济金融会计类考生也不要因此畏缩,因为,经济金融会计专业题很难,即便是专业的考生也不见得答对,而且有可能因为思考而占用了答题时间。这一点在多选题上体现尤为明显。多选题错选、少选均不得分,这个对于非金融专业考生其实不是坏事,反正都是不会看哪几个像就选哪几个好了,金融类考生因为有点底子很可能抠进哪个选项考虑半天了。这里提醒所有看见此文的考生,包括金融类的,对于多选题,不要纠结于某个选项,看哪些是对的直接就选了。我认为多选题并不是拉分所在,所以我的精力并不在多选题上。
现在按笔试题型顺序一个一个说吧。建行是上机考试,最开始是建行特色——快速识别判断,只有三分钟,好像是20题还是多少忘了,时间很紧。题型就是给你一组符号,比如¥@%&%*&和@%&%*&,让你选这俩字符串相同的字符有几种。两个的对比还好,有的问题是三个对比,各位一定要抓紧时间。 后面还有一类题是给你个表,让你根据坐标转换对应表格内的数字,纯粹考察反应。遇到上述三个乱码字符串的对比各位就别使劲抠了,并非越到后面的题越难的。
接下来是行测,行测类同前述移动,掐时间多做几套国考真题,问题不大。然后是经济金融会计单选题,复习方向要以银行考试一本通为依据,同时看一些网上的备考讲座,有重点地看。单选题的难度应该不是很大,计算题不多,多为概念性内容的简单应用。再往后是多选,前面说过不要放太多精力在这上。值得一提的是有考到建行文化和历史,这个考前多看看,熟悉一下。我认为笔试的拉分点还是在于行测这块,毕竟大多考生不是金融专业的,对于专业试题部分大部分人的差别应该不是很大。
经过笔试激烈的选拔,一小部分人进入面试环节,此番面试是我见过的最为正式的一个。
面试安排在省行本部。首先所有人在面试等待室抽签,被抽中后上台再抽号,随机分组。先面专业面试,在专业面试室有三个高级考官,一个年轻的英文考官,还有一个摄像头。。。进去后自我介绍,不许说姓名考号,别的可以说。自我介绍结束后由英文考官发问,听别的人说是你要在电脑上随机抽题,但我这里是考官直接问我的。问的问题很简单,只要能听明白并且回答的顺溜就行了,不需要多么有深度,毕竟英语这个东西三位高级考官也不见得懂多少,说深说浅或许对他们来说差不多,但是顺溜不顺溜就是显而易见了。
英语问答结束后,是让你在电脑上按空格随机抽专业题。抽到的题竟然还是跟大数据相关的。专业面试,面试官也不见得比你懂,搞不好你就是此屋子里这方面知识最高端的人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对于专业面试,遇到不会的题,大家可参考我第三段说的内容。。。在专业题问完后,还会抽一道能力型问题,就是日常工作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事情了。
专业面试结束后,到另一个屋子抽号面试综合类面试,综合类面试感觉跟前面的能力型问题问的差不多,不过面试环境相当轻松,两个面试官,一个摄像头。抽一个问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各位一定要发散思维,不要被圈进问题的小框里面,该分情况说就分情况说,不清楚的地方问明白了再做答。
笔试面试经验就这么多,经过这么久的校园招聘我感受到好工作总会有,在于你的视野有多宽,不一定偏得做在学校学的专业。另外,大学的学习内容虽然实用性不强,但是在找工作中依然相当有用,很多知识点你知道大学有学但是就是不会。平时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抛开经验,再告诉大家一个小捷径。各位考通讯公司、考银行要加QQ群讨论,这样对复习方向和招聘动态都会有紧紧的把握。对于加群,我喜欢同时加上一届的校招群,在这里会有最直观的经验等着你去发掘,捷径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