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写这个经验分享,是觉得这一路走来,感触颇深,一路惊险与焦虑,也得到了一个欣慰的结果——两个国企(京东方&深圳航空)的offer,一个事业单位(四川审协)的offer,还有一个私企(华为)的offer,历史短短一个半月。这里说的理科生,说的是基础学科理科生,那么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可以拿着offer的价位来打牌的,就不用看这个了,机械,自动化啥的,也是轻轻松松拿offer。哈,基础学科,便忧愁许多了。
我是个做事爱提前做好准备的强迫症患者,于是9月开学前就关注(牵挂)着找工作的事儿了,一开学就开始关注学校就业信息网,看有没有招聘信息。结果师大信息网关注的是中学招聘,还没开始。而我工科学校出身来到师大,没有教师资格证且根本没有当人民教师的愿望,于是,一心投入科研。(我也太天真了,导致错过了9月份在北京招聘的长光所,(硕士待遇9k+,而且有机会深造读博,10月份看到这个消息泪流满面,后面详说)
一:就业信息收集和检索
9月初因实验有所进展,沉溺与实验室。后来汇报实验结果时,导师提了一句:是不是该找工作了?这尼玛是怕我找不到工作赖上他呀。于是,彻底放下科研,关注求职,不仅刷师大的就业网(大部分是中学和事业单位),还刷北大、清华、北航、北邮等,刷了以下这些就业网,差不多覆盖了全国高校的招聘了(毕竟大部分的招聘在北京),那么,第一步,信息的检索收集,你已经超越大部分人了。注:刷51智联大街,浪费时间。
收集招聘信息的成就巨大,有时候看到好的招聘,会喊上同学一起去,或不适合自己的,也会推荐给其他人,这里就涉及到信息信息共享。这个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不看好闷声自顾自找工作的,甚至有些人问他进展如何,闷声不吭或跟你打哈哈,这样子我就呵呵了。后面提到的霸面和霸签,都离不开信息共享。
二、资料简历的准备
资料和简历在求职之前,就该准备了。当然在求职过程中,慢慢丰富和改进,毕竟没有经验。我甚至在写简历前,准备了求职计划书。
关于简历:第一次找工作写简历的人,都好不到哪里去。这时候,就需要慢慢学习和改进。我自以为简历写得不怎么样,开始时网上找各种模板,也大胆的跟同学朋友要他们的简历,有些人可能不愿意跟你分享,总有人跟你是同一类人的,愿意分享。关于如何写好简历,请百度。现在已经有大部分公司开始不接受邮件简历了,而是需要网申。缺点是,每一次都要花大量时间填写一次网申资料,之后还要花一个多小时完成网上测试。好处是,网申的针对性和反馈率确实比简单的发一封邮件附加简历高多了。而且,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网申的过程中,你可以知道企业需要你的哪些资料,比如大部分网申都要填写实习经历和项目经历,而我开始的简历中是没有的,所以开始邮件投递的简历几乎没有反馈。于是之,果断改简历,把这两项加入简历,删去没用的,最好控制在一页,可以稍微改小字体。而且,简历不止一个版本,英文,中文,不同的行业和岗位,都应该不一样。
三、网申
那么,根据网申经验,拖拖的改简历。想必大家都觉得网申都要吐了,这里给一些技巧:可以把网申所填写的资料都搜集好,如上图的word“网申资料”,以后填写网申就复制粘贴了,大部分需要粘贴的都是项目经历和实习经历。
根据招聘要求,该投邮件的就投,该网申的网申,你不申就没机会,申到你想吐还要继续申。反正我是吐了。但每一个邮件,每个一网申,都认真的写,不然不如不写。要求你邮件和简历如何命名的就按要求命名,网申所需填写资料也别空着。想象如果你是Hr,在万千简历中,看到一些渣渣,你会如何处理——删了痛快。
网申下一步就是网测,内容差不多是行测和性格测试。可以事先在网上做练习,实战就不会范怵了,甚至连编程的考试题也能找到练手的。我就是没事先做好准备,错过了北京京东方。网申填的不赖,给了网测机会,第一次做,妥妥的跪了,没再收到面试通知——于是有了后来的霸面。
四、面试
海投之后,就一边继续投,一边等待面试通知。建议:除非与其他非常重要的事情有冲突,不过这个公司你多看不起,这个岗位你多不愿意,给你offer你都不想去的,那么,都建议你去,至少可以拿回两样东西。1、面试得到的经验。2、拿回offer给你带来的自信。如果连这样的offer都拿不到,也是考量了你的能力。求职,讲究的是这种心态和策略。好多人看到没感觉的公司连简历都不投,那么,你看上的那几个公司确定会给你offer么?这是个双向选择。海投无数,反馈率都是很低的,我总共投了接近100家公司及岗位,受到反馈的也就十来个,给面试机会的,不超过10个。所以,珍惜那些给你面试机会的公司吧,人家好歹愿意为你付出时间代价。
好了,重点在面试经验的分享,介绍些我经历的案例(按投简历时间顺序):
华为
华为是我最期待的公司,也就是我闷头科研一个月,参加了华为的宣讲会(2014/09/28),才开始了我的求职生涯。老老实实做了网申,没收到网测,毕竟华为门槛高,以为没希望了。10月23日开始的面试,也没有,没有期待。26日居然收到面试通知,激动万分,咨询了去过华为面试的朋友有关研发岗的面试流程(论信息共享的重要性),是单面,很轻松。稍做准备,毕竟第一次正式面试(因为在此之前有个不正式的——霸面)。结果到现场通知我面技服岗,要跟销售一起群面,第一次正式面试而且是毫无准备的群面,吓尿。硬着头皮上了,顺利的过了一、二、三面和机试英语,一天之内搞定也就是华为能办到。底气不足,感觉被刷的几率还是很大,经过漫长焦虑的等待,最终在收到别的三个offer后才等到它的迟来的offer,差点放弃。关于只有一次群面的人也没啥经验可讲,要点是:要自信坦荡。(一个前辈的教诲)
京东方
全国最大显示器制造厂家,国企,北京待遇也诱人:包吃包住有户口。且一半以上岗位要我的专业,由于第一次网测没准备,被活生生拒了,那么我如何补救:去了它的第二场招聘会,跟Hr递交了纸质简历,说明情况:岗位没选好及网测没做好。但最后一天的面试,还没收到通知,于是有了霸面(第一次面试就是霸面)。在面试期限的最后一天,有同学收到面试通知,同学把通知邮件转发给了我(论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于是准备妥当所有资料,奔赴战场。早上5点多起,奔向打听好的京东发北京面试地点亦庄(在郊区),结果该地没有面试安排,于是又返回市区,跑到同学面试的地点,面了京东方合肥分部,为了等同学,在面试官走后,Hr整理资料准备走的最后一刻,我拦住了Hr,单独给我简单的面试。然后我收到了offer,同学没收到,对此感激于他,而不是愧疚。这里分享一下信息共享和竞争的看法:跟你能够有共同信息需求的人,当然是能够成竞争的,谁信息掌握的越多,谁机会越多,但竞争,终究体现在能力上。所以,跟同学朋友之间,一定不要吝惜信息的分享,要跟你竞争的人,不是他一个。如果你实力不行,没有他们,你照样被刷下去。闷头行事的人,也只能闷头被刷。所以,有招聘会、面试机会,我都会鼓动同学朋友一起去。华为面试的时候,也是一边跟Hr打听面试行程,回来鼓动另一个没收到面试通知的朋友去霸面。忘了说了,去华为同一群面里,收到offer的除了我,还有另一个霸面的本科生。
2、深圳航空
听着名字好高大上,看了招聘要求是机械,自动化,航空相关专业等理科专业,要求硕士。我就看了理科,硕士,就耐性做了网申。于是之,参加了连续3天的一面、笔试、二面,过程中发现一起面的居然有专科生,满脸黑线。给的待遇相当低,要3~5年的学习期(低工资),毕竟是修飞机嘛。不过面试笔试过程我还是很耐心认真的对待,要我开价也不敢要的很高,就说6k。通过最后面试,收到体检通知。有个一起面试的研究生要价8k,就没收到通知。考虑到给3k的工资还不一定能干过专业对口的专科生,还是拒了。这是第一个offer,我得到了:面试经验和源于offer的自信。
3、四川审协
先后网申了天津审协的,因为都要招光学工程,而我是光学,其实差别挺大的,一个是工程,一个是学科基础。一个网申加网测,最少要3小时,希望却渺茫,我也是蛮拼的。笔试是2小时的文献翻译和0.5小时的写作,翻译文献是我擅长的,毕竟搞科研天天看文献。通过了四川审协的笔试,却没有通过天津的(谁知道怎么回事呢)。面试体检到,按名单顺序。在我前和后的两个女生,分别是中科院和南开的,哟,感觉蛮有竞争气氛的。可是,她俩都紧张的不得了,而我拿了俩offer后就是打酱油试试的心态,于是跟她们聊聊,以缓解紧张气氛,而且发现面试的资料题她们笔记做得特别好,而我是草草几个字。面试过程我表现的很自信,5面试官面一个,有指出我缺点的,我也轻松而谦虚解释了。因为我在网申时写错了一个字,而我并不知道,一个面试官便给我下了个圈套:你觉得你是个细心的人吗?我:我在大事上严谨,考虑全面,但在细节上有时会忽略一些东西。这个回答他很满意。之后就是几个专业性的问题,偏工程的,我以理科的角度完美的回答了。最后因为面试交了个纸质简历,上面写的岗位是工程师,也被面试官看穿了,问了我对工程师和审查员的意愿?我也诚恳回答了:性格原因更愿意做工程师,但我有能力当审查员。我觉得我说出这句话时是最后魅丽的,礼貌离场。第二天就收到体检通知了,而另两个女生及其他90%的人都要进行加试(二面)。体检相当于是给offer了,但在收到offer之前,也是很久了,此时已经收到华为的offer了。也很痛心而果断拒了四川审协,之后其中一个面试官还打电话争取我过去,我没参加宣讲会,他耐心给我介绍了待遇福利,我也耐心跟他讲了我的想法,希望以后有机会合作,愉快的结束了半小时的通话。
签了华为的三方,算是正式结束求职历程,从9月28日华为宣讲会到11月13日收到华为offer,历经痛苦、煎熬、而有激情的一个半月。正式参加的面试,也就这四个。在华为面试的时候,跟一哥们聊天时得知我是第一次正式面试就说:你要是拿到华为offer,那你是史上最幸运的人了。
总结:
每天关注各同地区高校的就业信息网,每天都刷根本停不下来,。前提是你所在的高校是其中一个。
在你拿到offer之前,只要不排除你专业的行业,岗位和公司,都投简历,拿到offer后,你才有权利和资格挑他们。
谦虚,而要自信,不要把别人看作你的竞争对手,友善待人。一起面试的时候,都是相互鼓励,喊加油。感觉很温暖,尽管都是一面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