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公司时是下午4点。UC的办公场所装饰得很好,进门是一棵圣诞树,两边的橱柜里放有很Q的UC松鼠哥和松鼠妹,忍不住想摸一把。整个公司给人的氛围非常好,年轻人又很多,很活跃。然后被HR带到一个接待室里,HR出去拿试题和联系技术面的时候,从接待室的书架上拿了本互联网周刊和UC历史小册子来给我消遣时间。个人都比较喜欢有书的地方,对UC的好感又增了一分。
首先是做了一套笔试题,关于手机操作系统的。在接待室里做题,大约40分钟后,HR姐姐过来收卷子。具体的问题可能会涉及公司机密,在此就不透露了。因为自己平时经常关注互联网,特别是手机相关的内容,加上题目本身并不难,所以答起来还是很顺畅的。不过却犯了低级错误:面试信息登记表上背面还有问题要填,情急之下没发现只填了一面,HR收卷时提醒之后我才匆匆忙忙补上的。虽然后面问题很简单,一分钟就填完了,但却容易留下粗心的印象,所以,奉劝各位,注意细节,紧张时候容易犯错误,切记切记。同时,也证明了积累的重要性,笔试的问题虽然不是很专业,但是平时如果没有留心行业资讯,也是答不上来的。所以,建议大家平时多留意一下自己以后想从事的行业的资讯,拿我个人来说,想去互联网,就经常上虎嗅网、艾瑞网、36Kr等等,知乎也是个好地方。
然后是技术面。所谓技术面我觉得是考察你是否有能够胜任这个岗位的能力、技能的面试,一般都直接是部门经理来面,会谈一些和工作岗位能力技能要求相关的问题。HR姐姐收走试卷后不久,技术面就进来面我。面我的是一个年轻的师兄,很平易近人。他进来后我也拿出纸和笔,虽然是小细节,但我觉得很重要,因为这可以侧面展现出你对这个岗位所有的东西都很认真。
当时是免去了自我介绍环节,面试的氛围很轻松,在这个氛围下我感觉整个人的思维就全部打开了,也没有出现因为紧张或者不自在而引发的说话结巴或者表情僵硬等情况。所以面试时的状态也是很重要的,因为面试毕竟只有很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你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是否能被录用,因此调整到最佳状态是很有必要的。当然不是每次面试都会这么轻松,所以个人心理素质的锻炼还是挺重要的。我个人的建议进门前深呼吸,然后告诉自己,我不是来“求”职的,面试是基于平等的双向选择,对我而言这样可以减轻压力感,特别是面试官想给你压力来试你的底的时候。
技术哥哥首先问了我一些和岗位工作要求密切相关的问题。因为这份实习做的工作主要是Android App的体验和测试、编辑和上架工作,对Android系统的了解还是很需要的。比如他会问你,Android系统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因为平时上虎嗅网看的都是一些宏观的、战略的问题,我就说最大的优势是开源,由开源带来的碎片化,然后从安卓系统的发展展开说起。当然这个回答并不贴切,因为面的是一个和应用、和体验密切相关的岗位,所以我说完后面试官补充问了“从用户的角度”,然后我再从这个角度回答,囧。
技术面还问了其他一些问题,具体就不讲述了。一个感悟就是,对目标岗位、目标行业的了解很重要,这些都需要平时的积累。专业不代表行业,我们学的专业知识注重一般化方法论,然而专业知识在行业领域中是要具体化、特殊化的,只有对行业领域有所了解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知识。经常关注某一两个行业,面试的时候能侃出不少东西,不至于让面试官问了几句就不知道怎么问了。而且,我觉得每次面试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老师就是对面那个对这个行业深有了解的专业人士,能多聊多碰撞,不管结果如何,收获都是很大的。
然后技术哥哥对着简历上的经历一个个地问,他会挑一些关键的点,以某种角度来考察你的能力素质。比如他问到简历上我做的新生用品销售项目,问我在做之前有没有做过什么调查。我以为是营销调研那种经过问卷设计、SPSS统计分析的缜密调查,就说没有。然后他向我解释说,这是想看我有没有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有一个清楚的规划,如果一件事情什么都没想就去做了,比如做一个市场项目,没有事前的调查,没有成本的预估,盈利的预计,那这件事情做好的可能性就不大。我明白他的意思后才补充说明我做决策的过程。这点给我的启发有二:一、对问题有疑惑的可以先问个清楚,贸然地否定或者凭自己主观意志推测来回答都是不明智的做法;二、我们总是想向面试官展示我们取得多少多少的成果,殊不知我们引以为豪的那些所谓成果在经历了多少大风大浪的面试官看来就是小case,他更看重的是你取得成果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你是否发挥相应的作用、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素质。
关于先问岗位需要的能力,然后再问简历,这样的次序问题,我个人的分析是这样的,公司要的是最适合这个岗位的人才,而不是最优秀的人才。所以会先问你一些和岗位相关的问题,经过笔试,加上最初的简单的工作相关面试,觉得你对这东西还有些了解,可以做得来,然后再针对简历问你的情况,来考察你其他方面的素质是否合格。
问完了简历,技术哥哥觉得差不多了,就问我还有没有什么问题。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时刻。有的同学觉得该问的问了,该说的也说了,就说没了。其实现在话语主动权转移到了你这边,你可以抓住机会表现自己,给面试官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也是误打误撞才明白这个道理。因为我觉得这个岗位肯定还需要什么技能,所以就问,这个岗位需要哪些特殊的技能,我想回去好好强化一下,如果我有幸被录用了,可能有助于我更好地上道。技术哥哥人还是很好的,耐心给我说要会点PS,要多体验App。后来我回忆整个面试过程,觉得这有可能给我加分,因为这表现出我好学,而且很希望能在岗位上做好。
总的来说,这次面试经历是很一笔很宝贵的财富。自己最大的感悟是没必要刻意去表现什么,也没必要去背各种面经,平时多注意细节,然后努力做到踏实。也感谢UC,这次面试让我收获了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