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经验分享平台

将近几年的名企精品面试汇总、筛选、整理,再分享给大家
经验详情
腾讯产品设计面经

导语

学姐holiday来自湖北大学,视觉传达专业,2014年暑假来到design+体验设计梦工场学习。学习期间跟随张老师参与一个P2P产品的交互、视觉设计,后来在学校和学长一起创建了校园微信平台并且做了一个校园社交产品的设计(内测中)。大一的时候因为认识一个学计算机的学长,从而了解到UI,发现UI才是真爱啊。在腾讯之前走了阿里内推,结果直接挂在笔试上了,含着泪水转战腾讯。希望学姐的经历能对大家以后能起到帮助。

 

1关于作品集由于应聘的部门是设计类的,所以需要提交作品集。作品的包装风格一定要跟应聘公司的性格切近。例如投阿里的时候,岗位要求上就写需要很强的手绘功底,这个时候作品的选择以及包装就可以有所偏重。而对于腾讯,可以从它的产品视觉上看到还是偏严谨的,所以在包装的时候就需要另外考虑了。作品的类型还是多样性为好,可以展示一个WEB+一个APP(最好包括前期的交互)+一两枚超写实图标(强调技术)。手机主题如果一定要呈现,那就必须呈现好的,因为手机主题是一个技术、审美以及用户体验的一个综合体现,展示的不好,就会暴露许多问题。 

在作品的包装上,学姐吃了很大亏呢,千万不要过度包装。学姐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对于各种炫酷包装看的都很随意,一笔带过,他们着重看的是产品,是产品的内容。所以包装也可以理解成是给你的作品做UI。你作品的目标人群是面试官,使用场景是你坐在面试官对面,面试官一边看你的作品,你一边讲解,面试官还要直观的提出问题。你的产品需求是让面试官了解你的作品,从而让面试官了解到你。这个时候你作品的包装完全是一个产品中UI的地位。包装帮助面试官理解你的作品,引导面试官看作品闪光点,包装的目的是为了产品。而过渡包装会影响内容的呈现,从而没有解决需求。

总结一下:

1.作品的选择以及包装风格一定要有针对性;

2.作品的数量以精为主;

3.作品集千万不要过度包装。

 

2关于笔试

腾讯的笔试是签了保密协议了,腾讯整个视觉的考题很考产品,几乎整张试卷没有几个视觉点,不像阿里的考题,考的很视觉(如果有需要知道阿里考题的可以单独问学姐哦)。所以从笔试就可以看出,腾讯比较看重对于产品的理解。


3。关于一面第一次面试学姐并没有准备好,自我介绍都是临场发挥。一面的面试官主要看的是作品,她会问到,你这个产品的LOGO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产品的主色调是怎么考虑的,你这个icon的选择有什么考究吗,类似这种非常细节但又很视觉的问题。之后还会问一些规范类的问题,就在这个时候学姐暴露了产品最大的问题,不够规范!面试官说字体用错了,学姐听后整个人都惊呆了,自己怎么会犯这么初级的错误。面试官又问,你这个头像是多大的?学姐不记得了,她又问那这个字号呢?学姐也不太记得了...后面的一些问题学姐回答的都非常糟糕。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企业非常讲究设计的严谨,被问完之后整个人的思路都被带跑了,主动权都不在自己的手上,后面的问题回答的完全没经过大脑,直到最后一个问题,面试官问学姐最近在玩的产品,学姐说LOFTER,然后叫学姐简单分析一下,这个时候学姐才缓过来,发现自己怎么挑了个这么难的分析?然后鼓足勇气从视觉,交互,以及作为一个资深用户对于 lofter这段时间版本迭代的看法。回答完之后面试官微微的笑了一下,从表情上感觉好像没有说的太糟糕。然后学姐的一面就在无比尴尬的环境下结束了。回到学校之后,学姐把面试官问自己的问题从新回答了一遍,背了下来,告诉自己错误不能再犯第二次。由于一面面试实在是太糟糕,所以还默默的安慰自己,人生第一次面试 献给了腾讯,也算人生赢家了。

 

总结一下:

1.不打无准备的仗;

2.随机应变(在这一点上我是彻底败了);

3.事后立马总结,因为你不知道同样的错你还会不会犯。

 

二天之后收到了2面通知

 

4.关于二面一面的反思总结真的是太重要了,二面的面试官问了好几个跟一面面试官一样的问题,所以学姐回答的自然比一面要从容不迫很多,思维也活跃了不少。二面的面试官更加深挖作品。例如学姐的一套手机主题,面试官让学姐一个一个的介绍图标的设计思路。问的问题也从纯视觉到视觉和产品的结合,例如一个web页面,他就问了这个页面在视觉上是怎么引导用户的。
所以二面就比一面问的更深。二面还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在聊产品,面试官让学姐分析一个平时用的比较多的产品,学姐分析的是QQ邮箱,QQ邮箱的使用场景跟WEB的不一样,所以我们需要让用户在第一眼就看到主要内容,而目前QQ邮箱在视觉上并没有进行引导,主次没有区分开来balabala,面试官听得挺认真,通过对于QQ邮箱的分析,还衍生到了其他的产品,感觉还挺不错。然后,面试官突然放大招,他双臂交叉,撑在桌子上说:“你整个的作品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太成熟,包括对于ios规范的理解,还有排版感觉都还不够,你看例如这个形式,其实在iOS里面不多,还有icon的形式也是不对的。你面试的是视觉,如果你面试的是产品,你这套作品非常精细,当然产品又是另一个考点了。你对于产品还是有一定理解的,但是视觉还是比较重要的。其实我是没有义务跟你指出这些问题的,但是我 看到了,我觉得我还是跟你说出来比较好。实话跟你说吧,我下午还面几个,最后只招1、2个人,你回去等通知吧。”学姐惊呆了,立马回过神解释到:“作品的细节做得是不太规范,但是这个icon我这样处理是为了突出我们产品的核心功能,是引导用户去走关键流程...”然而面试官说:“你要突出的是内容,内容最重要。”学姐就不再解释下去了。

这是面对面的被拒了吗?学姐被说的无言以对,回去了路上简直就在神游。回到学校,学姐仍然继续写了一篇总结,告诉自己,我今天赚到了。

 

总结一下:

1.再次败在了细节上了,细节果然决定成败啊。

2.不要怕说错,勇敢的说出自己的观点

3.凡是一定要总结

2天之后状态变成HR面(差点哭晕在厕所里)。事后才知道二面的面试官进入腾讯做的第一个产品就是QQ邮箱,可能也是因为这点原因,我才有机会进入下一轮的吧。


5.关于HR面

可能是由于时间的安排,HR面是在5天之后电话面的,跟大多数HR面一样,都是问了一些基本情况,例如有没有男朋友,父母是干什么的,打不打算考研之类的,说一个星期之内给回复。3天之后等到了offer~

 

学姐说:

这一段时间的面试我写了很多总结,加上这一篇一共写了5篇。深深的被总结的魅力所打败,总结一定要趁热打铁,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最真切。最后就是珍惜每一次的面试机会。

从我进入到design+体验设计梦工场,接触到UI开始,就跟自己说我要进腾讯,如今终于实现了,百感交集。也希望大家都能拿到自己的理想offer吧~

我们是梦想的容器,设计的土壤。在D+,遇见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