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比 -- 根据招聘启示列出用人单位的各项要求,并一一对应列出自己的情况进行分类: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
2、分析 -- 对你准备应聘的单位(公司、工厂等)状况、行业形势、面临的竞争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有关信息。
3、简历 -- 个人简历除了大众的要求外,如能因人而异、别出心裁地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简历,会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善于搞创作的来一本"书本"简历(将自己的文章收集在一起),"稿费单"(发表作品的稿费单复印件)简历;"作品"简历(把自己的饿作品带上);"视频"简历(把个人情况、工作业绩等用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
4、推荐 -- 准备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单、恰当的语言来介绍自己。
5、自信 -- 不要问"招几个",要相信自己才是唯一适合的人选,但不要盲目自大。
6、仪表 -- 个人的仪表要根据应聘的职位来做出相应的"包装",这既是对对方的尊重,也可给自己带来信心。
7、记录 -- 准备笔和纸,写上面试地点的位置、路线及负责人,自己要陈述的内容简介,观点等。
8、准备 -- 准备好面试时常见的问题的对策,如为什么要离开原来的职位,你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你认为自己最为突出的成绩是什么,你的工作目标是什么,对以前公司的老板、管理人员、员工有什么看法,对本公司了解多少,有什么要求,希望得到哪个职位,对该职位的设想,以及薪资要求等。
9、守时 -- 在预约的时间提前到达,做一些应聘前的再准备。
10、面试 -- 起立握手,力量适度;微笑轻松,直视考官;对话交流,权当享受;提问倾听,跟上思路;回答问题,灵活真诚;结束之时,莫忘感谢;取得名片,加强联系。
11、焦点 -- 尽力在有效的时间内,把握交流的焦点:职位要点。
12、感受 -- 面试之后,不管结果如何,都要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一次经历,一次提升。
13、禁忌 -- 不自信,不严肃,不诚实,找熟人,重待遇,乱发问。
专家教你简历、面试经验(另一个版本)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简历是求职者实际情况的自然陈述,是求职者工作经历、所受教育、获得学历、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描述。
如果求职者捏造事实暂时获得了面试机会,甚至得到了工作,但是倘若被未来的公司或是企业发现事实真相,将会影响求职者前途的发展。
要简练,不要臃肿要学会给简历"瘦身"。
因为往往HR用于简历阅读的时间不会超过50秒钟。若是写得太长太详细,可能会使HR认为求职者喜欢拖泥带水、不干脆利落。
要有卖点,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就像一个畅销市场的产品一样,简历要有吸引HR眼球的地方。最好在投简历之前仔细的看看应聘公司对该职位工作职责的描述。要重点突出求职者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求职者能干什么,强项是什么,其能力可以给未来的公司带来什么样的效益。
即使求职者真的多才多艺,也不要将各种技艺统统罗列其中。这样的简历不能很好的表明求职者在某个领域中有独特的优势,反而会使HR认为求职者只是个"博爱"的人罢了。
面试宝典:做好准备"倒面试"在求职者看来,面试就是被用人单位审视、考核,所以常常陷入被动,忽略了面试的另一层意义---你也有挑选、审视用人单位的权力。如何避免择业的盲目性和择业过程的简单化呢?
在面试之前你除了要做好被面试的各项准备外,同时应该做好"倒面试"(应聘者反过来面试招聘单位)的充分准备,一个简单的口诀就是;一选、二听、三看、四问。
一选:就是在面试之前,先确定与自己意向相符可能性也最大的几家单位,认真筛选,设计好自己面试时可咨询的问题。
二听:仔细听取招聘单位对自己的宣传、介绍,从他们对自己企业形象的定位中大致勾画出它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已拥有的实力,以及未来数年可能有的发展前景。
三看:利用一切机会到招聘单位去看看,以证实他们的实际情况与对外宣传是否一致。走访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这个地方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否融洽。
四问:如果可能,以非应聘者的身份在面试前(或后)向招聘单位的一般职员(其他非招聘人员)了解本单位的真实情况,比如你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待遇、福利以及个人发展空间。
一、在简历设计风格方面个人简历在设计风格上力求简洁,篇幅尽量压缩在1~2页纸以内,1页能说明问题更好,关键是能最大程度地反映求职优势。招聘经理面对成百上千份求职简历,能在几秒之内注意到你,"眼前一亮,就达到效果了",用人单位若对你"有意",就会通过面试进一步了解情况。
二、在简历内容方面1、突出个人专业知识水平用人单位要用人所长,希望求职者在专业知识扎实,是"专才";同时又希望求职者是"通才",通晓行业相关信息动态。
2、突出个人的相关技能,特别是动手能力如果求职者的知识仅局限于理论,而没有实际操作能力,也是不受欢迎的。比如学营销的,却从未销售过产品;学管理的,不能拿出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学计算机的,连一些简单程序都编写不了……这样的"人才",显然不会受到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