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经验分享平台

将近几年的名企精品面试汇总、筛选、整理,再分享给大家
经验详情
邂逅北欧企业

邂逅北欧企业

关键词:北欧企业文化特点、国内生存现状,员工待遇,瑞典,利乐

工作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大大小小的企业也面试了不少,也拿了一些offer,不过最终很大可能缘归北欧,一家瑞典企业,有时候总觉得写面经对于后来者并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关于自己找工的过程整个思路就是:兴趣导向,职业规划,人岗匹配,各方面平衡,而且LL这样的公司不是每年都有校招,基本都是社会招聘,招的又特别少,今年这边就要了两个人,所以在这里更多的是跟大家分享这段时间收集的一些关于北欧,关于瑞典,关于利乐的一些资料     

 

 

北欧主要是指挪威、丹麦、瑞典、芬兰等国家。以波罗的海经济圈为核心的北欧跨国公司群不仅在全球林业、造纸、石油、渔业以及汽车等传统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电信、IT、物流等新兴行业中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强,已经成为瑞典高科技产业名片的爱立信及芬兰的诺基亚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

 

北欧企业的特点:

国内生存现状

北欧一系列的巨人企业已经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消费者所熟知的生产商诺基亚(Nokia)、爱立信(Ericsson)、Volvo汽车(Volvo Cars)、伊莱克斯(Electrolux)到与中国经济有着良好合作互补的维斯塔斯(Vestas)、A.P.穆勒-马士基(A.P. Moller-Maersk),再譬如影响新兴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生产商如宜家家居(IKEA)、B&O音响(Bang & Olufsen)、嘉士伯啤酒(Carlsberg)、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绫志时装(Bestseller)、乐高玩具(LEGO)等,在中国市场拥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北欧企业已经可以列成一个长长的清单。简约,是中国消费者对北欧品牌的细节感受。 擅长计划:北欧公司相对来讲比较有耐心,而且与美企不同,北欧企业计划性较强,我们会做非常长期的计划,配合我们的计划我们会做一些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工作。凡事一般要求按部就班,规规矩矩,表面上看来做得非常慢,一点也不急,可是做得非常认真,最后都能拿出非常好的作品——北欧人对自己产品的质量非常看重,其产品质量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 谨慎,不出风头:正是这种谨慎的运作态度,北欧企业少有大出风头,这导致很多中国消费者并不一定知晓他们所热爱和向往的产品来自北欧,也没有意识到北欧货在整体上已经在市场占有率和产品品质上不容小视,对中国人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力甚至已经与日本货、美国货不相上下。例如,诺基亚手机的占有率在13%左右,稳居前3位;维斯塔斯在中国风力发电机市场占有50%以上的份额;绝对伏特加按销量计算占据中国伏特加酒市场的34%,位居首位。这些充分说明在激烈的竞争下,北欧企业在中国的状态相当幸福。

企业文化背景

北欧企业往往低调、内敛,甚至很少在媒介上露面。 商业激情和艺术天分:在中世纪,北欧是海盗的天堂,北欧人养成了喜好冒险的天性,现在这种热情被转化到商业上来。就在二次大战之前,北欧人还没拥有太多的工业,木匠这样的手工业者被大量保留,当开始进行商业化时,这些不凡的手艺人被转化为征服全球的设计力量 注重品牌和文化:北欧本身就是个超级品牌,重视设计文化,也许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像他们那样重视设计,可以说,北欧产品的设计是长远意义上的设计,对使用的人来说也是比较实在的。正是如此,以简洁、实用为核心的北欧设计随着产品的推广在全球都受到了欢迎。虽然北欧企业到中国的步伐不像日本那样集中,也不像美国那样强势,甚至可以说有一些缓慢,但北欧企业却在中国市场树立了值得信赖的高端品牌形象,不论是产品还是服务。

公司员工情况

北欧企业相对宽松灵活,强调员工个性发挥,鼓励和提倡每个员工在不同的岗位充分发挥其潜力、共同迎接挑战并获得事业发展。 北欧企业的文化理念强调公开和坦诚,鼓励员工公开坦率地与经理沟通,但是要在尊重上级的前提下。 在乎员工对公司的贡献而不是在工作的时间。当然,每一位员工应该懂得遵守时间是对别人的尊重。 与一般的外资公司相比,这里的薪酬不算高,但保险等福利还是比较好的。工资一年基本是固定的,并不会因为做多做少会有所增减,这点与想像中的外企不同。 公司年假,要求一定要休的,因为公司认为只有休息好了才可能工作好

 

关于瑞典

之所以了解这个,只是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对一个企业文化多多少少会发生一些很重要的影响,对于瑞典这样的一个小国,但是其所创造出来的影响力并不小。取其长补己短

在这个产生了诺贝尔的国度里,创新就是其最大的竞争力。

“我认为在研发上的投入是保持竞争力和领先性的唯一途径。”说这句话的人是Marcus Wallenberg,在一个早餐会上,他这样回答我关于瑞典企业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的问题。就像在中国做生意的习惯性思维是怎样降低成本一样,在这个产生了诺贝尔的国度里,创新几乎成了每个公司最信赖的武器。

根据国际相关机构的评选,瑞典目前在科技创新领域排名全球第一,其创新指数为7.07,排在第二名的是美国,创新指数为7.02。在最佳信息化社会评比中,瑞典也是全球排名第一;在知识经济领域,同样是排名第一,以6.5分排在美国(6分)之前。

在瑞典,在一个狭窄市场里持续投入而且发展良好的公司很多。利乐作为最典型的代表之一。1952年上市的利乐传统包 (Tetra Classic) 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食品科技发明。到目前为止,利乐在全球依然拥有19个研发中心,把每年收入的3%投入研发,同时每年有40个新产品上市。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保持乐观的标准很简单——“我们的研发投入超过所有的竞争对手”

而且对于人才方面,瑞点拥有许多高素质的超值人才。在瑞典,由于深厚工业文化的影响,使得很多人在本专业外,都具有相当的工业知识和技巧。不仅如此,瑞典国民还拥有优秀的语言能力,在瑞典,技术型企业是按企业雇佣的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和人数来定义的:即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企业雇佣人数的比例至少在10%和至少有两个在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科取得高等教育资格证的雇员。

同时其创新,使其拥有充足的资本渠道。目前瑞典用于研发的费用占GDP的4.3%,差不多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平均支出额的两倍。但是由于国家较小,政府对于研发的投入依然只占全国研发投入的很小一部分(据了解,瑞典县一级政府75%的财政支出都用于支付医疗福利),大部分资金来源还是企业自身以及其他融资渠道,比如说私募投资和一些基金会。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私募投资业发展强劲,现已成为瑞典其他融资渠道的重要补充。具有影响力的其他来源包括股票市场、传统的投资实体(如投资者、公司机构)以及瑞典政府推出的投资方式(如第6项退休金基金 ── AP基金)。

瑞典在技术革新方面的优良纪录显然是吸引风险投资的因素之一。在2003年,欧洲私募资本基金在信息通信技术(ICT)或生命科学项目上的投资比例只占33%,而瑞典在这些方面的基金投入高达69%。

风险投资的种种机会正吸引大量资金流入瑞典。今天,瑞典共有100家风险投资公司管理90亿欧元的基金。过去10年里,私募资本产业(包括风险投资和收购)的资金总值从24亿欧元增长到近240亿欧元。使得瑞典的整个私募资本产业(以投资数量/国内生产总值衡量)在欧洲位居第2,仅次于英国。其辛迪加投资(即涉及两个或多个投资者在私募资本市场的交易)占总投资数量的2/3。充裕的资金给瑞典的创新项目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瑞典人对科技非常好奇,并很快接受,也非常乐意尝新。因此瑞典是一个绝佳的测试市场,从创新到推出产品所需的过渡时间非常短促,许多公司在向全球推行新移动技术应用和服务以前,都到这里进行研发和测试。这也许是瑞典信息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最大动力。

也有人说,瑞典冬季的漫漫长夜,其实也是促使瑞典人不停思考的重要因素,或许是吧。但是更重要的,应该是瑞典人的开放心态。

 

邂逅北欧企业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作者说,“这就能帮助我们理解他们录用员工的立意了——人是最根本的,是最贵的,人永远是最有价值的。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财富。就其录用过程来说,准员工和公司仍是平等的,他们会向你不厌其烦地介绍公司,并表明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这是对一个北欧公司的描述,也很可能是自己的新东家。这段描述与自己在找工的这个过程颇有一些相似之处,就借着这个引文作为一个小小的引子,说说自己对欧资企业,或者更具体一点,北欧企业的看法

自己在找工这段过程中遇到了各种类型的企业,主要是美资企业,不过也有个别央企和民企,中间夹杂着一些欧资企业,为数不多,但都特别喜欢,喜欢是他独特的业务模式和文化氛围。几乎所有的北欧企业都会认为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这也是自己打算花一些时间好好了解一下北欧企业,也表达一下自己对北欧企业文化的一个了解吧

说说自己的老东家,LL公司,找工的最后归宿应该就算花落他家了,作出最后决定有很多原因,但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在录用之前的三四个工作日基本上我们每天都有通电话征询双方意见,在这个过程确实让自己感受到这样的企业的一个魅力,他会在电话里边帮你分析现在的情况,就面试的具体表现也直说不讳,他会问现在的找工情况,介绍公司的优劣势,介绍职位的具体情况,知道你肯定了你的选择,你会来,而且你是喜欢这个工作的,然后就差不多可以开始发offer了

这个过程看上去确实很繁琐,他们在招人的时候投入其实也很多的,“经过如此的录用过程,北欧一般员工会大大提升他们对于这个公司的重要性的感觉,会将自己的利益更密切地和公司的利益融合在一起。” 新员工的这个录用过程就很好的体现了北欧的企业文化,也可帮助我们理解为何瑞典拥有按人口比例世界上最多的大型跨国公司。爱立信、富豪、宜家居、阿斯利康,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竟来自只有900万人口的蕞尔小国。而绝不服气瑞典,以打败“老大哥”瑞典为国任的丹麦、挪威和芬兰更是只有区区400万人口左右的袖珍国家了。除了LL,瑞典还有很多很喜欢的公司,比如说宜家家居,只不过他是社招,而且没有相关合适的岗位,不然就去那里了,哈哈

喜欢一个人,可能是喜欢他的人本身,也可能是喜欢他的背景,而同样,利乐拥有一个很好的背景

或许提到北欧很多人还会想到一些关键词,比如说北欧国家的“三高”(高工资、高福利、高税收)世界闻名,其实“三高”的背后突出的是人的价值。美国公司往往可以提供更高的工资,但不能提供对员工更大的尊敬,也无法防止员工频繁的跳槽(北欧公司员工跳槽率远低于美国公司,像在这一次面试中也邂逅了P公司,就是一家有这将近40%跳槽率的公司,当然因为他完善的培养体制每年还是吸引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而利乐所属的国家,瑞典,瑞典现在北欧五国中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瑞典在军工制造,木材加工,造纸,冶炼,能源开采,汽车方面的技术水准和产值都高于其他四国,工业门类是最齐全的。

 

简单介绍一下利乐

来自创新国家瑞典,典型的瑞典企业,根据国际相关机构的评选,瑞典目前在科技创新领域排名全球第一。在最佳信息化社会评比中,瑞典也是全球排名第一;在知识经济领域,同样是排名第一。 利乐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说是一个行业乃至很多行业都可以为之标杆的传奇,一直被很多商学院研究。他是一种新的服务理念,通过针对终端消费者的营销,引导和培养消费习惯,与客户共同培育和开发市场。 同样属于一家在一个狭窄市场里持续投入而且发展良好的公司。在无菌液态包装领域,扮演着技术发明者和当之无愧的行业领跑者的角色 1952年上市的利乐传统包 (Tetra Classic) 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食品科技发明 在全球拥有19个研发中心,把每年收入的3%投入研发,同时每年有40个新产品上市 全球最大的软包装供应商,控制全球75%的软包装市场份额。目前在国内牛奶包装领域,利乐拿下了4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无菌复合纸包装领域,这一数字则高达70% 曾被列为垄断企业,有调研针对利乐市场地位的界定,如北京大学经济法研究所的专题研究报告——《警惕跨国公司在华限制性竞争行为》,“该报告就是以利乐为案例的。”也正是这个报告,让反垄断处开始关注利乐 工资待遇还不错(现在所知道的工资水平在班级是前五名,福利是最好的,其他不说,医疗全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