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本人大学毕业加入国内某商业银行总行工作。两年班后辞职并就读MBA并寻找机会进入投行或券商。2011年,经过层层电面、面试和笔试,终于拿到某国际投行的投资银行部的实习职位。通过在该部门中的实习,我逐渐对这一行业有了些体会,同时也面临着一个职业方向的选择问题。
投资银行领域,或者拓展到投资、融资领域,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有项目可做、有项目可投,而项目的多少与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公司能否获得足够的信息,以了解到有这样的项目和机会存在。这就决定了一家以投资、财务顾问为主的公司,必须要有人负责维护客户关系,而且是高端的客户关系。
不论在投资银行、还是PE、VC中,项目成员的组成基本是一名MD(董事总经理),一名ED(执行董事)或VP(副总裁),ASSOCIATE和ANALYST共3名甚至更多。这其中MD主要工作为Coverage,即为承揽项目;而ED、VP、ASSOCIATE、ANALYST即为项目的具体执行者。投行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组织,任何等级上面的人绝对不被允许越权作业。国外的投行中,一名ANALYST有可能自入职起三四年见不到客户,都是在从事一些基础后台支持工作。
以上这一规律适用于以技术路线为主的人,而另一种人的存在,是跳跃于这一规律之外的,那就是以COVER客户为专长的人。这类人可能是家族背景很强,可能是从失业中转行而来,拥有一些积累而来的资源,还有可能是入行以后被发掘出了Cover的潜力,直接去负责COVER。这类人具备极强的快速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及能察言观色等等。这些能力通常来自于天赋,也有一部分后天锻炼的结果。这些人往往能够得到快速晋升,因为他们最直接的带来了项目与利润。
可是,这类人的职业特点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那就是多年建立的“关系”,很可能随着企业的人事变动而瓦解,项目来源也将变得不再可靠。而重新建立起关系,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与机会。相比之下,做执行一路做到MD或更高等级的人,往往能够坐的比较稳,而且越做越“值钱”。
据本人的观察,各大投行中MD或Chairman等级的人,最初通常是做执行出身,而到了MD以后,才开始转而专注于COVERAGE。从他们身上,能够看到作为一名金融中介人或者投资者的独到而犀利的眼光,扎实的基本功以及敏锐的洞察力。而这些能力是一名一路COVER上来的人所无法比及的。
作为一般背景的人,比如笔者本人,想要进入投行这一极具挑战性与魅惑力的行业,通常有两条途径可以走。第一,很幸运的通过校园招聘进入到投行。不过,从笔者在2011年以完美的表现通过JP MORGAN终面而最终还是拿了拒信的经历来看,这个途径比较难(主要是因为经济形势尚未恢复繁荣,投行开始大幅裁员,2011年实习面试结束第二天,JP内部就下来了一份崭新无比的裁员名单,其中大部分是新入行的ANALYST)。第二条途径,就是进入实业企业的战投部、并购部,全程的参与过一两笔大型并购或IPO之后,积累了一定行业内的人脉和经验,“空降”到投行。但是,这样做就回到前面讨论过的问题里,你进入投行的前提是可以COVER住客户,一旦发生人事变动,你将饭碗不保。就是这么现实。
目前的问题
如上面所说,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IPO、并购市场一向表现不如从前,幸存下来的投行也并不能很好的保持持续性盈利。相对应的工作机会也是有限。这一趋势已经蔓延到VC、PE行业中去。
对于个人的发展,存在一个大方向的问题。究竟是应该更专注于那一快市场,哪一类业务?并购市场今后在国内的发展将会如何?如何才能突破限制,有机会到香港或国外金融市场更为发达的地方去锻炼?如何在这个人才聚集的行业中生存发展?都是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
刘晨光点评:
我想,很多人都曾经或者正在怀揣着一个投行的梦想,高薪、高端、高高在上,它的神秘感更增加了它的诱惑性。正如楼主所曾经工作的银行总行像围城一样,也许投行也是围城。
有人说,信托做的也是投行,但严格意义上,我没有进过投行。我也曾经向往过国际投行,也曾经听过种种关于高盛、大摩的优点、缺点。现在,也许在国有企业呆惯了,呆懒了,我觉得国有金融机构的性价比挺好,我觉得做最基层员工挺好,我既不想去国际投行,也不想当领导。每个人想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吧。感谢楼主让我们系统的认识了投行的等级森严。
我老婆的哥哥在某国际投行的北京营业部任总经理,年薪千万,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代理海外的高端客户进行交易,主要是港股。他是从普通交易员做起的,每天需要6点到单位开晨会,晚上7点左右能够下班。和他交流不多,但前阵子和他爸爸聊天时,说起他也有些干烦了,因为太枯燥。我暗想,如果给我这么高薪水,我宁愿每天工作16个小时,但是,我估计我最多忍受3年。前两年听他说,他们每年从北大会招1-2个人,年薪会有60万。中午,金融街购物中心里面常能见到他们公司员工的身影,而且下午会有迟到。两年前,这个薪水对我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前年,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的一个朋友跳槽去了这家投行,干了不到2年,辞职走了,原因不明,可能是因为压力大吧。去年,听这家投行在北大的宣讲会,新入职的一个北大外院的女生讲起她们的工作,说他们是各大五星级酒店的白金卡会员,是各大航空公司的金卡、白金卡会员,五星级酒店的前台和他们打招呼都是“某某先生/女士,您又回来了”。也许,这是年轻人向往的生活,西装革履,在高级写字楼、高级宾馆里踢正步,坐着飞机飞来飞去。我刚刚本科毕业的时候,也曾向往这样的生活。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环境在变,我们的想法也在变。前些天,看了一篇文章,写的是外企和国企的选择问题。十几年前,外企是当仁不让的最受大家追捧的工作单位,那时外企的工资远高于国企,大家觉得外企透明,水没有那么深。当年外企的中层,靠着工资可以在几年内轻松在北京买房。现在,大家的第一选择已经变为国企,国企的收入一点不输于外企,而且还有很多的福利,稳定性更高。而外企员工虽然也还在涨工资,但是,中层们已经很难靠着工资在几年内在北京买房了。
前些天,还看了一篇文章,说的是通胀对职业生涯的影响。说一个人2000年做生意积累了500万,提前退休享受生活。500万在当时是绝对大的一个数字,而现在,也许只能在北京三环附近买一套房子。2003年我刚工作的时候,觉得来银行存50万的金卡客户真有钱啊,而现在,50万又能有多大作用呢?最近我也在考虑工作问题,我在想,我们必须有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着自己的技术,这样才能走在前面而不被淘汰。即便不想拼命工作,只想混日子,也要积累自己的竞争力。和公司博弈少干些工作可以,但不能过于偷懒,谁知道十几年以后,又是什么样子。
扯得太远了。楼主的问题,我觉得,国企里面,尤其在基层,没有那么多的岗位严格限制,可以交叉着学到不少东西。而且,收入好像也没比外资低多少。如果你还没有太多家庭负担,可以先去国际投行镀镀金,再到国企发展。但我感觉,不要空降到太高层,空降兵的痛苦,在找同行网站里面已经说的太多了,起码我是很害怕的。
希望有经验的老师同学们,详细得给我们讲讲投行这个圈子的故事。谢谢!
杨峥点评:
楼主的困惑很真实,本人也是通过辞职读MBA然后进入国内一家投行,现在已经是合资投行(国外投行与国内投行的合资公司),工作内容和要求将会逐步接近于大家比较向往的国际投行,不过短期内干的事情还是国内投行的事情。
外资行与国内投行最大的区别在于项目的执行不太一样,国内投行主要注重于如何让企业满足中国证监会的审核要求,所以要求对相关法律法规很熟悉,此外财务也是有相当程度的要求。外资行,我没有做过,但是听外资行朋友说主要在估值和销售。
投资银行,是很多MBA学生在入学的时候的求职目标,其工作的主要优点如下:
1、社会地位高
像我们哪怕只是项目执行人员到了企业都很受企业的人尊重(大国企除外,因为大国企的上市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投行的作用有限更多起的就是一个上市通道的作用),因为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能否上市非常取决于投资银行对于项目的重视程度——项目的执行质量和高层的公关能力。
项目组成员到了企业,都会有董秘(一般兼任公司副总)接待,日常生活由企业证券代表负责安排,吃住行都会安排很不错,到了周末还会安排在当地游玩。当然,也有比较抠门的企业,普遍而言企业的人对投行的人都很客气和尊重。
2、工资回报相对较高
外资行的工资相对国内投行高了不少,刚进去的硕士毕业生(Associate级别)一般可以拿到50万以上的年薪。国内投行的基本工资(含一些福利等)应该在15-25之间,中金应该和外资行差不多,中信应该会在30左右(据说今年降薪了),此外,有的时候年终奖也是不错的,好的年景年终奖会超过全年的工资(不过这样的好日子不多了),不好的年景也比一般的企业还是强不少,毕竟很辛苦的说。此外,如果你参与的项目成功上市了,也可以有奖金(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看你在项目中贡献和项目领导的分配)。
如果从短期回报来看,前3-5年外资行的回报远远高于内资投行,但是外资行的新人据说是非常辛苦的,基本上夜里面2、3点才能回家,早上9、10点就又回到办公室,而内资投行的人的辛苦主要体现在出差上,常年呆在项目现场而且随着国内企业上市的普及,一线城市的机会很少了,基本上都是二三线城市,一呆就是好几个月。
内资投行主要的回报在于国内的保荐代表人制度,一般情况下通过5年的努力可以当上保荐代表人,这样恭喜你,你就进入金领阶层了,一般至少一年的收入在百万以上,据某些媒体报道高达数百万,据我了解做的好的确实可以达到这个数,如果做的一般一年100多万的收入还是比较容易实现,主要体现在保代津贴和签字费(这两项都各自近百万的收入),基本工资对于保代而言可以忽略不计。当然,最重要的是项目奖金,一旦所做的项目成功上市,那奖金也是百万以上数目。因此,国内投行年轻人都是这么想的,前几年辛苦拿着并不是那么高的工资却非常辛苦的工作,就是为了有一天可以当上保荐代表人,可以实现鲤鱼跃龙门。
不过,随着证监会出台的新政策,这个制度的改革即将开始,保代将会逐步分化。
社会地位高、收入高是投行工作最突出两点优势。但任何事物都是两面性,优势如此突出,劣势也非常明显,当然我不想说投行有多么辛苦是什么劣势,因为任何工作只要想获得好的成绩都会很辛苦,虽然投行的辛苦确实比一般行业要高很多,除此之外的劣势个人认为如下:
1、缺乏真正的行业积累
国内投行几乎不分行业,只要企业能上市,项目成员一般就会做,这是因为国内的企业上市主要是要通过中国证监会的审核,与行业的关系不大。外资行虽然比较重视估值和行业研究,但是,投行的本质是中介,它不可能对行业有那么深刻的体会和理解。
所谓一如侯门深似海,进了投行你就会陷入到无休止的尽职调查、材料制作、上市申报、问题反馈、等待审核、上市路演工作中了,只不过每一年做的项目不同而已,因此对于行业的积累相当有限。
2、老无所依?
这么说有些悲凉或者矫情,却是我内心的想法。互联网的出现是一种信息革命,投行在我看来属于传统的信息服务行业,依靠的是信息不对称,投行掌握了企业或者投资者不具有的信息和资源而赚取利润,可是互联网会不会最终改变这个行业呢?譬如:谷歌的上市是没有通过投行的。
这么说太宏观了,从短期来看,国内可以上市的大型国企企业越来越少,而创业板也把过去比较好的民营企业资源整的差不多,留给新一代投行人的企业上市机会并不太多,也许以后并购市场会兴起。
前两天看到新闻,前美林证券投资银行部董事蒉莺春女士已经受聘为京东商城公司财务副总裁,主负责京东上市事宜,她写了篇博文《六年的故事》来回顾自己的投行生涯,以下为博客节选:
“也许因为我有点儿情商和常识,终于有一天一个叫美林的投资银行里的一位白发苍苍的人把我雇了去。他从此成了我的老板。我记得他从来没有教过我有关于执行的任何一点细节,他只跟我认真讲过两个事儿:第一,客户是你的老板。这句话很简单,但是对于投行其实意义深远,真正领会这句话之后里里外外的麻烦事都可以迎刃而解(我花了很多年搞明白这件事)。第二,我记得他在我已经在投行混了一年之后问我:你知道到底什么是绿鞋吗?你知道绿鞋到底是怎么执行的吗?我记得他在中国大的自助餐厅一边吃面一边跟我解释,说实话我当时仍然没有彻底明白,但是记住了一句“羊毛出在羊身上”之类的评语,和他看似风淡云轻的一句“很多MD其实也搞不明白这个简单的概念,你最好不要学他们”。
我进投行的时候是中国投行业特别辉煌的年代,整个华尔街也仍然鼎盛。那个时候可以用人傻钱多来形容,总之投行的生意比现在好做太多。那时候分众传媒还是一个7,8十亿美元市值的公司,每年要做三个增发;还有工商银行这样庞大的上市。后来慢慢国企上市都结束了,大的民企上市也完成了,房地产行业不行了,项目开始越做越小,美国上市一亿左右的发行投行根本只能赚个吆喝。我们这一代的年轻投行人,等到做到D或者MD的时候,数数国内剩下的大公司没上市的屈指可数了,我问我的老板怎么办,他一边吃苹果一边说:
“ Shit happens, that‘s life ”。
我后来跟他学会了很多这种二兮兮的话,有很多是在路演的过程中学的。有一年我做了6个美国上市,拿项目的时候卖了很多次他的名字,最后定价路演他都被客户要求到场,因此他在两个月里陪我飞了四五趟纽约。旅行时间很长,他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段子,因此长长的等待从来不乏味。
其实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非常害怕跟我老板说话,尤其害怕跟他在电话里讲工作,因为觉得自己随时都有被他大骂的危险。我后来知道其实他不光对我,他对我们都这样,他脾气有时候很暴躁,还会骂娘,会连续地骂很长时间,骂到后来把主题都偏离了。但是他第二天就会把这些全部统统忘掉,重新跟你说笑话什么的,我后来发明了一招:在他要生气的时候先挂电话,说手机没电了,或者不接电话,过一阵子再回过去。这样大家都可以避免无意义的损耗。
他从2010年以后开始经常人前人后地表扬我,说我长大了,学会了。
我把我风淡云清的六年,幸福的六年,全都归功于我的老板。道理很简单,象我这样不守规矩的人,如果没有他,我完全就是废物一个;但是因为他,我高高兴兴地呆了六年,混完了别人可能要十年混完的路程,没有变的又老又丑,还貌似被培养成了一个有点用的人。这六年里,我做了多少个项目,就哭了多少次,每次哭过以后会再被他骂一次或者笑话一次,我就好了。他骂我一次或者笑我一次,其实无非安慰的是一个半大不大孩子心的我屈服于各种既定游戏规则的委屈。这些委屈,对于别人根本什么都不是,但对于我,就是天大的事。谢谢他天南海北日理万机总还能顾得上给我这些安慰。
投资银行是一个磨灭个性的地方,看似张扬的排场最后出来的人都一模一样。我今天之所以还记得问自己是谁,我之所以敢在自己在投行生涯最好的时候离开,我都要谢谢他,给我这样的勇气,教会我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因为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真的什么都没有耽误。”
最后,也分享一篇我在投行第一年结束时的日志,希望对楼主和想进投行的人一些小小的启发。
投行的老男孩2010-11-20 02:58
其实,当我看完小电影《老男孩》的时候就有一种冲动以这个标题来写篇日志。但是,一直忙于各种紧急任务,直到这周才算是稍稍有点暂且得空,晚上和一位同样立志在金融业发展的好友聊了一晚上,从很具体的困惑一直聊到最后的人生追求,感觉很到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回想我本科毕业时候的梦想是做一家像新东方的教育机构,到后来希望以后做一个私募基金,致力于投资教育、文化产业。
今天好友的谈话让我重新审视自己,让我有机会再次去听从内心的声音。投行的工作是容易让人麻木的,因为投行人都有着不错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企业的座上宾,因此,很多时候会沉醉于此而忘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应该是什么。于我而言,我很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对于自己追求的目标有着无比的渴望。投行于我而言更应该是一种平台和工具,我需要从这里学习到专业的技能、市场机会的把握以及人脉的建立。从我现在的视野而言,沈南鹏的道路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
前段时间看到张朝阳的文章《人生的基本矛盾》,里面提及“效率与智慧是人生的基本矛盾”,我是比较认同的。当一个人追求效率的时候,就不太能够深入思考。投行的工作节奏是非常快的,但是,我不应该将自己完全陷入其中,应该定期抽身出来进行思考,去思考投行之外的东西。
今天朋友送我一句话:“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想确实应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