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经验分享平台

将近几年的名企精品面试汇总、筛选、整理,再分享给大家
经验详情
找工作有感:失去的两年

这日志写好有一个多月了,攒到现在才发。明天入职培训就开始了,期待自己新的生活。

 

从去年年底到最近,陆续看到一些找工作的总结帖。想想自己的过往经历,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但作为一个俗人,自然也不能免俗。写一个总结,便是对于自己过去这一两年的一个阶段性交代。

过去的一年,或者说整个研究生阶段,找工作对于自己来说就是核心任务,或者说唯一的目标。第一学期尽量多上课,第二学期出来实习,第三学期正式求职,第四学期定下工作。感觉一步步都是按部就班来的,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不是也按部就班的到来呢——

答曰:非也。如果把两年的时光都放在找工作一件事上,那就是一场赌博,而我就积极地参与了这场赌博,下的赌注很大,输得很惨。

 

实习

有两个实习经历是必须要说的。

中信证券。这里是证券业实习生的黄埔军校,中国目前唯一有潜力成为世界顶级的投行。这话不仅是空穴来风,自己当时在这里实习的时候并不是特别了解中信投行在业内的牛逼,只知道是国内排名数一数二的券商而已。但这两年通过在同业的实习和对市场的了解,我逐渐体会到了中信实质的牛逼之处,上至整体战略规划,中至创新业务拓展,下至承揽材料质量,绝对是业内巨擘。当然,三个月的实习奠定了自己后来的求职大方向,自己也获益良多,一方面是看到了投行的业务生态,另一方面是学了很多银行业的知识。时至今日,如果一切能重来,中信可能应该是我求职的第一选择。

华夏基金。这是一个转折点,也是下坡路的开始。当时拿下华夏的实习offer真是顺风顺水,以至于认为自己适合做研究。然而迎来的三周实习却变成了最痛苦的三周,每天回学校倒头就睡,一度想选择逃避退出,但最终还是坚持到了答辩的那天。做的研究成果确实已经尽己所能,但逻辑还是有硬伤,经不起推敲。虽然会被人说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我还是想说自己不喜欢华夏的氛围,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把几个实习生隔离起来,各种施压。当然,你们可以说我无法顶住压力,我同意,我是顶不住华夏的压力,所以悲剧便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找实习的过程总体是非常顺的,所以也高估或者说模糊了自己的眼界和实力。在当时,自己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行业目标导向,所以认为面子和声誉是最重要的,我给自己定下的全职求职目标是:某前二券商,某前五基金,某五大行,某二国企,只此十四家。现在想想,呵呵,怎一个爱慕虚荣了得。

 

求职季

九月份求职季正式开始。雄心壮志之后,迎接自己的当然是一败涂地。上述的所谓目标公司全部悲剧,其间过程也不再赘述,只选两个自己最在意的经历来说。

摩根大通。这一次面试是在上海,唯一一次京外面试。印象最深的是外资银行和外行人的范儿,这次AC面试,我全方位领会了charming这个词的内涵,同时也看到了自己浓浓的乡土气息。悲剧的面试结果并不会击垮我,但我不会忘记,面试结束的第二天自己一个人去了外滩,下午上海下起瓢泼大雨,自己穿着正装皮鞋,在宾馆外面打着脆弱的小伞,一个小时都打不到去机场的出租车,全身湿透,是在凌晨才身心俱冷地回到帝都,于是我决定再也不考虑去上海工作了。

中国银行。我申四大行的原因,事实上纯粹是因为大部分同学都会申,而且这里是一个普遍被认为专业对口、听起来牛逼(“哇总行啊,好牛!”)、性价比较高、声誉良好的地方,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中行是四大行唯一过网申的一家,但我的申请逻辑和面官的逻辑不一样。我认为自己之前有很多关于银行业的知识积淀,感觉到这个行业是一个很有前途(其实也未可知)的行业,自己也能在银行的工作中上手更快,但面官们似乎更喜欢学生会主席和三好学生们,这个残酷的事实,标志着我的失败。

我从不认为付出就要有回报,但有回报必定是付出过的。所以一次又一次的败退,自己倒也平静,因为看到了太多优秀的人,他们或者具有出众的人格魅力,或者具有深沉的行业热情,或者具有乖巧的求职技能。技不如人,我便不再出声。

不过这中间倒有几个自己觉得很重要的插曲。

第一个插曲是自己追随众人打酱油考了证监会,笔试那天在地铁上遇到正能量输出者易芬琳,经过讨论,二人一致认为家庭环境对于个人性格与行为具有重大影响。

第二个插曲是因为觉得太冷太远,翘了某国企的面试,结果面试官发来短信严辞教训,让我默默反省了好一段时间。

第三个是头脑发热从了泰康之家。给他家交了三方之后自己一点都不快乐,就像是已经卖了身又要卖孩子的感觉,再一次回到了类似于华夏实习那段时间的消沉状态。元旦过后,火速打电话给HR要回空白三方,再也不憋屈了。

 

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一败涂地之后,当然需要作出反省和调整。从泰康要回三方之后,自己并没有认输。当时手上大概还有五六个实习或者offer,主要是投行、行研和其他金融机构。后来选择保住两个投行,先去中信建投实习。去年曾经因为华夏的档期排不开而拒过中信建投,后来又到这里来,这可能真的是缘分。感谢一起实习的刘诗娇,我觉得如果用相依为命来形容我们当时的处境也不为过吧。

于是在各种选择与放弃的纠结中度过二十多年来最煎熬的春节。

年后的实习感觉时间就过得快了很多。2013年3月20日,北京飘下了这个冬天的最后一场雪。Offer在当晚如期而至,交材料,签三方,没有任何犹豫,而且非常平静。

虽然投行这两年的争议很多,但我一直都是想去这个行业的,甚至走到后来越来越坚定。除去专业理由,中信建投打动我的还有和谐的内部氛围和忙碌的工作状态。比如说我们部门的几个保代,都是30岁出头,家庭和工作的压力非常大。但工作性质和市场行情不能让他们松一口气,出差和加班是常有的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个保代,他在会里有一单签字IPO被终止审查了,但当时又有一个马上报会的签字项目,所以连续几夜加班,我们实习生走了,他还没走,第二天早上过来,看到他又第一个坐在办公室里。然而,他有孩子但还只能养在老家,他有房子但还只能买在六环。但他还是每天乐此不疲地工作着,白天在人前玩命奉承,晚上在人后玩命干活,偶尔调戏下周围的女同事,也偶尔调戏下我们实习生。我觉得这就是业界良心,这就是投行以至于所有卖方和乙方的精髓。我认同这种精髓,我想成为这样的人,我有意愿、有信心成为这样的人。这就是我选择投行开始自己职业生涯的最主要理由。

 

失去的两年

两年时间的流逝带走了峥嵘岁月,带来了平静和祥。写这篇日志的时候,我是怀着两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淡泊,像一个观众一样来观看自己曾经如小丑一般的演出。不知道这种平静,到底是看透了自己的虚荣,还是承认了自己的懦弱。

在我确定去中信建投之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释然了。如果从上文的所谓目标公司来看,我败了。但我最近又觉得自己没败,因为我没有机会也没有意愿选择背靠大树好乘凉,而是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至少现在有信心让自己直接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荫庇自己的未来。

得努力工作了,得努力搬砖了。小身板得强壮点儿,酒量得渐长点儿,财务必须跟上点儿,人脉得多建点儿。

目标有了,实现目标,最需要的是时间。然而时间已经过去两年。是的,这大概可以被称为“失去的两年”。我说自己输得很惨,并不是说找的工作不好,而是说自己失去的太多。这两年,没有沉下心来看书,没有结交很多新朋友,没有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总体而言就是三个字——没进步。没完没了的实习,面试时的装腔作势,结果导向型的生活路线,处心积虑以至不择手段,可能真的不值得。

 

两年过去,发现自己居然走过了一条从装逼到裸泳的道路,现在还是挺感慨的。

其一,自己的眼界还是窄了,很多行业和很多工作其实很好,但都被自己忽略了。以后的时间里,目标可以窄,眼界不能窄。

其二,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多认识些人是没坏处的。感谢很多同学们和同事们对我找工作方面的支持,小的以后还得多靠各位大神提点。

其三,即使深藏功与名,万事皆浮云,有两件事仍然是重要的。一个是自己的健康,一个是家人的幸福。这是底线,好在自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以后所要做的事业,必须至少以此二者之一为前提或目标,方能心安理得。

 

以上,致我刚刚失去的两年。

 

洪悦

201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