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经验分享平台

将近几年的名企精品面试汇总、筛选、整理,再分享给大家
经验详情
在法国找工作

 

寻寻觅觅了一个暑假,最后终于在和Orange合同结束前一天定下了一个还满意的offer。也算是没有枉费这段日子的努力。趁着记忆还热乎,写下些心得,留给自己,也愿意分享出来,给所有日后有倾向在法国找工作的朋友们一点参考(主要针对工科生吧)。

 

注:文中所有观点皆来源于个人或者熟识的朋友的经历,由于样本少,故难免还是比较片面,因此欢迎补充和更正

 

 

先提下我的情况吧:

在法国从两年prepa读起,在concours后进入一所专业能力很强不过专业挺冷且窄(光学)的3年制工程师学校(SupOptique/ IOGS ParisTech)。在工程校读书的后两年,把所有的假期和实习期(听起来很惨有木有!)都贡献给了Orange,在这个公司做长途光通信研发的apprentissage(类似于co-op program)。大概就是这样吧。

 

 

正文:

开始找工作大概是在7月中,之所以拖到这么晚一方面是因为apprentissage (以下简称AP吧)到了最后阶段要出成果,二个也是听说找的太早不太会有回音。然而事实证明,虽然的确大多数公司不太会答理你投的简历,不过总是有些大公司出于人才贮备的战略会提前展开招聘并且愿意等你几个月后在入职,比如斯伦贝谢。因此早些做好简历的准备,去有目标的投些这样的大公司还是很有用的。

 

另外一点,校友是很宝贵的资源,很多最新鲜的公司职位空缺的风声都是由在那里工作或者做实习的校友散布出来的。因此经常和在感兴趣的公司工作/实习的人聊个天,沟通下感情是很有必要的。虽然不一定有机会(当下经济形势,导致法国大多数比较大的工业企业基本是走了一个才招一个新的顶上去),但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想到通知你或是甚至引荐你。同样的,曾经实习过的公司的同事,导师,也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资源,搞好关系挺重要的。因此不要实习完了就不联系了!经常发个邮件问候下,举手之劳所带来的收获甚至可能是日后想不到的。

 

如果确定了要去找工作,记得在长居(titre de sejour)过期4个月前(建议5个月)去递交材料申请APS(autorisation provisoire de sejour)。官方材料表上说要文凭或者“成功完成学业证明”(attestation de reussite),不用管它,其他的材料交上去先,这个可以日后拿到了再补交。当然还有种很常用的方法是申请个学校去续学生长居然后用这个找工作,不过相比APS,学生长居在日后转工签时还是不如前者保险,特别是在大巴黎的某些prefecture转工签,曾听说有拒收没读完学校就去转工签的人的材料的情况。而如果你持有APS,他们从法律上就必须收你的材料并进行审核。再加上从今年起APS从6个月延长到了12个月,足够找工作了啊 ;)

 

说回我自己找工作的经历。开始找工作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渠道。除了刚提到的通过关系网,还有网申。一般比较常用的网站有:学校或者校友创办的网站(如果有散布工作),目标企业官网,APEC,Monster,Cadremploi,专业性网站,猎头网站,Linkedin,Viadeo。还有个比较有名的叫PoleEmploi,不过这个网站的信息比较杂,属于啥样的工作都有。容易看晕。

我个人比较喜欢每天刷下APEC,Monster,Linkedin和目标企业官网。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要经常更新你挂在这些网站上的简历,不刷就沉下去了嘛。很经常的会有公司的HR看到你的简历后主动打电话给你,一般这些情况下拿到一个favorable的答复的可能性要比自己主动出击大得多且快得多。

 

大概在简历挂上去并散出去一周后,就陆续收到了些公司的面试电话。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卖人公司”的邀请。因而不得不想来吐槽下法国现在非常火的“卖人公司”和法国可爱又可恨的“CDI(不定期工作合同)”体制。

 

在法国有3种工作合同:CDD,CDI,Interim。CDD是定期合同,比如6个月的实习或者2年的AP,3年的博士都算。这种合同理论上说只能被续一次且每次都不能超过18个月,因此博士和AP都有点算例外。换言之,最多只能连着签两个不超过18个月的CDD,之后如果雇主想留下雇员就必须签下不定期合同(CDI),这是法国政府为了保护雇员推出的法令。这个合同虽然叫做不定期,然而却和终身制合同差不多。因为如果一个公司不是穷的揭不开锅了,或者雇员实在是做的差的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否则,雇主想主动裁掉雇员,是非常之难。不仅会遇到公会的强烈反抗,而且必须赔偿一笔很大数目的金钱。而且如果雇员到法庭上告雇主,十有八九法庭都会判雇员胜诉(共产主义社会吧~)。因而现在福利好的大公司招CDI的时候都是谨慎又再谨慎,经常是退休一个或者离职一个才招一个补上。甚至不再补(比如当下Orange的研发部门~)。然而不招人不意味着不缺人,很多时候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招来个人做某个项目或者做公司里没人愿意去做的没意思的累活。这就导致了这些“卖人公司”(其实他们一般对外把自己美化为XX Consulting,瞬间高洋上= =)的盛行。这些公司把人招进来,然后外派到别的公司一段固定时间去干活,从中抽取中介费。由于很多法国公司实在是怕了CDI带来的负担,宁愿去付高昂的中介费,因而这些卖人公司现在十分的红火。当然,逐渐的一些比较有规模和野心的这类公司也开始做自己的产品或者卖自己高附加价值的服务,走向独立和创新的道路,前途光明,现在也受到很多找工作的人的喜爱呢。听我的头说,这样的公司比较适合想一心搞技术且想搞清很多相关的技术的人去工作,因为有机会通过不同的mission接触到很多种技术。至于Interim,简单地说是短期代工的合同,一般是法国的孩子想趁着暑假赚点零花钱去签的合同,和我们毕业找工作的人关系不大。

 

我个人目前是不太喜欢被卖来卖去的,因而没有把这些公司列为首选。不过,如果他们有打电话邀请面试你,最好还是热情答应。一则也许日后可能会有合作,给这些潜在的人脉留下个好印象总是没错的。二则,也是最重要的:他们会给你提供很多练习回答各种面试中遇到的问题的机会,你也能经过这些面试感觉到哪些问题回答的有待提高。这些对之后的面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以我的经历为例,在后来面试一些大公司前,我和这些“卖人公司”的HR,directeur等人阐释我的简历不下10遍,且英语和法语都有做过,真的就是practice makes perfect,才能在后来的面试拿到了tres positive的评价。所以说来我也挺幸运的,大公司的entretien都来得比较晚,让我有足够的机会去先做些排练。

 

另外关于简历,最好找当地人(最好做过招聘)审阅一下,有些时候可能不是语法错误,而是文化差异导致一些句式或者内容不适合出现在简历上。且每投一个公司最好根据这个公司的要求适当的修改下简历使之匹配,特别是心仪的公司。不用大改,修改下自己的标签/综述以及专长的侧重点就好。

 

说回主题,其实在7月底的时候就已经和一些卖人公司走到过签合同的一步。不过由于他们的客户,也就是我将会被卖去的公司,要求我提前终止和Orange的合同而我不愿意,因而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我对在这类公司发展的担忧:也许在他们眼里,我就只是个会说话的工具而已。

 

时间晃到了8月份,最初的两周里我没怎么去找工作,一则要同时完成实验,写一个很长很完整的总结AP两年工作的报告和准备答辩,实在是抽不开空去刷网页。二则也是7月底到8月中这段时间内法国大多数人都在度假,因而放出的offer也少得可怜。其实长期前途未卜心里也挺慌的,经常忧愁为什么光通信这个行业,或者说整个光产业这么不景气,也后悔当年为什么要去学物理而不是金融或者计算机~(其实现在依然在后悔着,主要是针对金融,在这里膜拜下各路金融winner的明智选择~~)

 

感觉8月底这段时间过得特别快,一个是要做各种答辩,润色报告和PPT。二个则是要重新开始刷网页刷工作和联系各路能联系到的关系网里的人求offer。顺便说下,那个candidature spontanee真的是相当别抱期望的一个东西。基本就是个礼貌的让你等消息吧等消息吧消息吧息吧吧……三个也是陆续收到了一两个感兴趣的大公司的邀请,电话面试或者on-site的面试,所以就要安排行程。这段时间也是比较犹豫要不要准备办回国的手续或者注册个M2的补录混一年长居的时候(我今年APS申请材料交晚了没申到,一定要提前4个月以上交材料)。说来这期间还收到了个瑞典公司的graduate program的邀请,地点是在上海,也投过Total的在西安的graduate program,本来是想着这样能回国发展了也不错,而且这种管培生项目看起来也蛮有意思的。

 

之后就是9月初拿到offer了。其实当时拿到的时候挺出乎意料,因为对方是个待遇挺好且很看学校的IT公司,而我自己一不是IT出身二不是综合排名顶尖的学校的毕业生,所以去面试的时候多少抱着点反正最差情况下就当他们出路费邀请我去尼斯旅游一趟的想法。面试的时候也比较放得开,有啥说啥,逗的面试官们也挺开心的。面试持续了大概一天,总共3场,一个HR,一个VP,一个部门主管。言语中感觉这个公司挺有活力的,不官僚,一点也不像个大公司。而且氛围很好也很惜才,再加上一同面试的另外11个人也都挺优秀的,有着很漂亮的履历和各种特长。面试时候公司说我们并不是所有人竞争同一个岗位,因而大家也聊的挺开的,其中有一个INSA的法国MM特别漂亮O(∩_∩)O,还有个Telecom Paris的很腼腆的华裔小帅哥Charle Liu。聊天中发现他最好的朋友竟然是我最熟悉的在读预科时候的学长,不禁感慨世界之小。其实当天面试后感觉就特别好,回到宾馆后看了一晚上电视(发现法国的电视台12点后播18禁的科教片哈~)。直到第二天下飞机回到Orange后接到了被录取的消息,才总算松了一口气。说来其实那一周挺好运的。同时又收到了另外两家比较感兴趣的大公司的消息,都是和光通信有关的,其中一个还提出了projet manager的job proposal,还是挺受宠若惊的。不管怎么说,AP的工作经历能被认可还是挺开心的,总算没白干不是?

 

总的来说,在法国这边找工作既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更是个运气活,对于比较冷门的工科专业的人尤为如此。法国的蛋疼的工作制度下导致的岗位少使得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成了个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尤其是当我们发现自己主动给感兴趣的岗位投简历的时候经常石沉大海就更深有体会了。因此,如果不想做prestataire直接去些大公司,最好预留充足的时间来等待那个走了的萝卜留下来的坑。另外,法国也有很多很有活力,且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PME或者Start-up,我没有尝试去着申请,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好,主要是因为今年没有拿到APS,所以必须不容有差的确定份工作并拿到工签。而我担心小公司经验不足,给外国人的工签办不下来或者不会去上诉,导致届时会不得不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回国。不过拿到APS的朋友们,如果有感兴趣的小公司,大可一试!

 

以上大概就是我的经历,想到什么了再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