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经验分享平台

将近几年的名企精品面试汇总、筛选、整理,再分享给大家
经验详情
上海贝尔HR工作感言

一  企业介绍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直属企业,是中国高科技领域的第一家外商投资股份制公司,也是阿尔卡特朗讯的中国旗舰公司。公司拥有强大的本土实力和广泛的全球资源,是具有数十亿美元规模的电信技术领先厂商。公司提供端到端的电信解决方案和高质量的服务,产品覆盖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宽带接入、智能光网络、多媒体解决方案和网络应用等领域。上海贝尔拥有数个重要的全球研发中心,可全面进入阿尔卡特朗讯全球技术库,开发应用服务于中国和阿尔卡特朗讯全球客户的独创技术。公司拥有技术先进、制造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生产制造平台,公司销售服务网络遍及全国和海外50多个国家。上海贝尔以客户至上为宗旨,是能够真正满足中国客户国际化业务需求的公司。目前,国内市场三分之一的固网、三分之一的宽带接入和五分之一的移动网络是由上海贝尔提供的。

二  访问
人物:Zhu Lin
职位:HR BP


上海贝尔非常注重实习生和应届生的校园招聘,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资源,主要通过网络或一些现场招聘,规模很大,形成常态,是重要的人才储备渠道……”
Q: 上海贝尔作为全球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在人才任用方面,有什么自己独特的理念和传统吗?
A: 人才是上海贝尔的第一财富,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经营方略,并渗透在实际工作中,包括富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员工培训计划;全球人才流动计划;荐才计划与内部招聘;全球绩效管理系统;员工服务中心等。人员的发展,不只是培训,也不仅限于职业或职位的变动,而是面对严峻的竞争,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上升空间和工作环境。新形势下,针对人才知识化、年轻化、重发展、易流动的特点,我们更要重视凝聚人的力量。我们认定:出色的人才打造成功的企业,人才发展是企业发展的保证。

Q: 在实现优质整合的过程中,上海贝尔的人才战略有什么相应的阶段性的调整吗?
A: 上海贝尔是中国电信行业第一家引进外资的股份制企业,目前直接隶属于国资委。经历了阿尔卡特的入股,阿尔卡特与朗讯的合并等一系列的全球化专业化整合,上海贝尔的产品和销售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后期已不只是供应产品,而是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这些必然牵动着人力资源的调整。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面对变化的环境,每个人应该思考如何去适应,在改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Practice force,能够有效的转换职位、身份或角色去满足工作需求,得到真正的提升。

Q: 业内认为,上海贝尔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其独一无二的特点——既是本地供应商,在客户眼里是纯粹的中国公司;又是国际公司,能充分利用和分享自身的全球资源。以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您认为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特点?
A: 我认为不算是一个最独特的特点。就五年前来说,也许通过中外合作能够引入先进的理念、技术、人才,但现在优势已经不大。目前,中外股份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常见,对于人才也是,国内的海外归国人才、高科技人才都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每个人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职业上求得发展。

Q: 上海贝尔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招聘实习生或应届生?会更注重哪些方面的素质?
A: 上海贝尔非常注重实习生和应届生的校园招聘,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资源,主要通过网络或一些现场招聘,规模很大,形成常态,是重要的人才储备渠道。另外,还包括一些人才的内部推荐。在扎实和良好的专业学习基础上,我们更看重学生的抗压力、沟通技巧和一些实践能力。

“上海贝尔是上海政府批设的见习基地,大学生的见习一般为期半年到一年。通过贝尔的见习,帮助学生锻炼和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成功的实现大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Q: 实习生和应届生在上海贝尔的人才战略中占据怎样的位置?一般会安排什么样的培训以及相应的工作岗位?
A: 大学生是新鲜的血液,在上海贝尔的人才储备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首先,上海贝尔是上海政府批设的见习基地,大学生的见习一般为期半年到一年。通过贝尔的见习,帮助学生锻炼和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成功的实现大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其次,见习都会安排相应的培训和辅导,包括on-job training和岗位培训等。一般实习生或应届生在刚入职的时候,因为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有限,主要是从事一些常规工作,不是很有技术含量或不是最重要。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会将其纳入人才库,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或录用为正式员工。对于表现低于期望的员工,公司会帮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

Q: 据了解,上海贝尔开展了许多希望工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志愿者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果。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下相关情况?如何帮助和激励员工更好的融入企业?
A: 是的,上海贝尔开展了许多志愿者活动。我们不只是要创造业绩上的优势,更注重回馈社会。比如,我们捐建了云南宁蒗的贝尔中学,湖南的贝尔小学;我们团委的“暖风工程”,每月都为农民工子女进行学习辅导;还有福利院的志愿活动等。我们的公司总部,专门有机构是做公益的,引导和鼓励员工们积极参与。公司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丰富的活动,增强公司凝聚力。特别是新员工,可以通过公司的论坛,了解和交流自己关心的问题。还有各种俱乐部,方方面面,丰富多样。

“贝尔实验室汇聚了全球的精英,储备最优秀的人才。有11位科学家因为他们在贝尔实验室的工作而获得了诺贝尔奖,有9位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奖……”

Q: 贝尔实验室是全球著名的研发机构,是否也会面向大学生进行招聘?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A: 确实,贝尔实验室汇聚了全球的精英,储备最优秀的人才。有11位科学家因为他们在贝尔实验室的工作而获得了诺贝尔奖,有9位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奖。它使我们再激烈的高科技竞争领域具有了独一无二的优势。贝尔实验室于1997年进入中国,其中成员90%以上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我们与中国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面向教学、科研均处于前沿,且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全国重点大学,进行相关专业的应届硕士或博士毕业生的校园招聘,主要针对计算机软硬件、电子工程、自动化、通讯等专业。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或校园招聘等渠道了解具体信息。

Q: 就实习生和应届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而言,您觉得国内和国外有什么区别吗?
A: 我认为没有太大区别。目前国内大学生的眼界、思维都越来越开阔和活跃,相比过去来说,在接受力、适应度、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各方面的个人素质都越来越优秀,与国外大学生差别不大,国外的学生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具有较大的优势。上海贝尔本身就集合了外资和国内企业双重角色的共同优势,必然非常注重海内外工作交流的畅通和共享,每年都会派遣相关员工出国培训或工作,长期的互通有无,减少乃至消除了所谓国内和国外员工之间的区别。

Q: 能否请您给予即将踏入职场的大学生朋友们一些个人的建议?
A: 我认为,首先,要端正心态,认清自己;其次,设定合理的目标,脚踏实地更重要。职场环境比学校更复杂,在校期间取得优秀的专业成绩,并不代表在实践工作中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正视现实,正视自己,才能因地制宜的适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