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经验分享平台

将近几年的名企精品面试汇总、筛选、整理,再分享给大家
经验详情
名企专访联合利华资深品牌发展经理的建议

一 企业介绍

联合利华是世界最大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至 1923 年。1986 年,联合利华重返中国,至今累计在华投资 10 多亿美元,并引进了 100 多项先进专利技术。主要品牌包括:奥妙、中华、力士、旁氏、清扬、夏士莲、立顿、家乐、和路雪。联合利华大中华区总部位于上海,并在上海成立了其全球第六个研发中心。联合利华中国直接雇佣了大约 5,000 多名中国员工,间接提供了 20,000 个就业机会。

二 专访
姓名:庄一琳毕业学校: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入职时间:2003 年 7 月所在部门:联合利华(中国)市场部目前职位:资深品牌发展经理 – 多芬前辈建议:在跨文化工作环境中积极规划职业生涯,打造个人品牌,与公司共同成长!

八年前,对于大部分国内毕业生来说,管理培训生还是个新鲜事物,包括我在内。联合利华创造性地走进校园,为自身的雇主形象品牌做宣传,宣传的重点正是它独特的“管理培训生计划”,这个为期三年的“直升机”式培养职业经理人的计划,每年只招收最有潜力的毕业生,短期内全面了解商业运作,培养专业技能和领导才能,得到最好的培训和工作辅导。加入并工作八年后,我觉得这个计划吸引我的不仅是惊人的成长速度,更是全球化视野下的职业规划理念。

国际视野 中国实践
作为排名领先的跨国公司,联合利华提供了国际一流的标准运作系统,而对于品牌经理人的要求则不限于此,我们需要不断将国际化企业运作和管理方式结合对当地竞争环境和消费者的洞察。为了做到这一点,进入公司首先是学习最先进的市场分析和研究工具(注:只有在联合利华,宝洁这样实力雄厚并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的公司才有可能得到系统的培训),同时市场部的每一个成员每个月都要走出办公室,进行长时间的消费者田野调研,亲身感受他们未满足的需求,了解产品的使用习惯,以及客观地听取他们对产品功效、包装、广告、使用感受的赞赏和批评。成为联合利华管理培训生的第二个月开始,我就跟随品牌团队一起开展消费者调研,这是非常有趣的经历,尽管自己也是消费者中的一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暂时忘记这一点,保持高度的好奇心,同时学会利用科学的工具和技巧进行缜密的分析,提取出中国消费者最本质的需求。掌握第一手资料,“与消费者一起开发产品”是我最喜欢的工作方式。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去过 30 多个不同的城市、乡镇,观察过几百个销售卖场,访问过近千名消费者,这些是我最珍贵的体验和财富,也让每一天的工作充满新鲜感。

职业规划 深广并重
从进入联合利华的第一天起,我和每个管理培训生一样,开始为自己的职业发展长远规划。联合利华市场部的品牌管理模式提供了个人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最好平台,过去八年,我在 Dove 多芬品牌工作了超过一半的时间,负责了 6 个完整的而又彼此不同的洁肤品类的上市项目,关于这个品类和品牌特性,竞争环境,发展历程我都如数家珍。同时,给我最大启发的便是与直属经理和人力资源总监的谈话,他们不断地观察反馈我的工作表现,鼓励我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提醒我不该安于现状,要不断尝试走出“舒适区”(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人们在自己的“非舒适区”学习曲线斜率高于“舒适区”)。所以每相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欣然接受一个新的职位,我曾经轮调去过 Pond’s 旁氏和 Lux 力士品牌,了解全新的品牌内涵,与全新的团队沟通,解决不同的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经历让我对职业发展的广度有了一定的积累。最出色的市场营销人员都具备敏锐的洞察,独特的见解和果断的行动力,任何品牌对他们来说都是想通的。这个状态好像杰出的音乐家久经练习,掌握了音乐的本质律动,可以在不同的乐器之间自由发挥。我笃信,为达到这样的状态,除了反复磨练,还是反复磨练。

跨国文化 多元活力
常有学弟学妹询问择业的建议,选择职业时公司文化也是我考虑的重要因素。联合利华充满活力,充满新鲜冲击感的跨国企业文化一直深深吸引着我。在联合利华市场部工作让我有机会走出国门,与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一起开会,培训。记忆犹深是 2010 年 6 月在巴黎的“全球美肤大会”,全球 2000 名美肤品类的市场人员齐齐到场,庆祝过去一年的成绩,并分享成功的经验。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向美丽品牌学习细节”,我和来自美国,法国,印度,沙特,日本的 5 名同事组成临时小组,一起拜访巴黎的奢侈品牌专卖店,询问品牌故事,讨论不同文化对细节的诠释,我们有截然不同的角度,但多样化的碰撞给了我们全新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体会是,在跨国文化沟通中,打造一张令人信赖,见解独特的个人名片非常重要,让自己的观点具有穿透力和影响力,但更重要的是细心聆听,从别人的感受中吸收营养和力量。在联合利华崇尚沟通的文化中,这一切每天都有可能,当然前提是你需要掌握至少一门外语,程度熟练。
我觉得对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能够将管理培训生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是一件幸运的事。得承认,我很幸运。但是对现在的我来说,进入一流公司,成为光环笼罩下的管理培训生,好像搭上了“直升机”,这始终只是第一步,未来如何在职业规划中更具有长远眼光,像打造明星品牌一样打造个人品牌,为自己增值,努力成为性能和表现更卓越的“波音747”,才能飞行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