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选择了斯伦贝谢T&F。
T&F是从属于斯伦贝谢BGC的职位,入职后会先去国外做一年半的国际员工,工作内容和现场工程师一样,一年半后带着油田的现场经验回到北京BGC做software engineer。对于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来说,T&F算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机会,既能得到油田的现场经验和历练,又不会在外面漂泊太久,回来能继续做研发工作,而且95%是国际员工,前一年半的工资还是很给力。
T&F的工作内容也决定了面试时要同时通过software engineer和field engineer两重考验。
一共有三大轮面试。
第一轮是群面,会出一些题目集体小组讨论,群面的刷人率还是挺高的。
第二轮分为好几部分,第一部分是presentation,任选主题对考官进行presentation并接受提问,第二部分是三轮SE面试,主要是技术面,经历过N个互联网公司技术面的锻炼后,斯伦贝谢的技术面难度并不算太大,第三部分是FE面试,要和FE的经理1V1的谈。
第三轮就是终面了,形式还挺独特,6VS9,6个candidate一组,同时对9个面试官,面试官可以对他感兴趣的candidate进行提问。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BGC会把选出来的candidate资料送到美国总部审批,美国总部根据资料选出最终人选发offer。
经验谈不上,一点心得吧,首先是要了解所面对的这份工作的内容和性质,知道自己要什么。很多candidate只是冲着公司名气或传说中的高薪去的,但为什么要选择这份工作、会遇到什么困难其实不是很清楚,一年半的油田现场会非常辛苦,自己是不是能承受这样的压力和辛苦,都需要在面试中表现出来,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表现出信心和决心。其次,英文要过关。基本除了SE的技术面,其他所有面试都是英文,也不是要求语音语法什么的多完美,但要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再次,技术方面,多经历一些技术面是有好处的,如果你经历过N家互联网公司的折磨,那斯伦贝谢的技术面也就是小case了。最后,斯伦贝谢的面试形式是非常多样的,每年都不太一样,也从多方面考察candidate的素质,多准备吧,自己的经历、想法什么的面试前打打腹稿,想想怎么用英文更好的表达,免得现场舌头打结,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