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经验分享平台

将近几年的名企精品面试汇总、筛选、整理,再分享给大家
经验详情
(如何在美国建立network)小R的找实习经历

前两年Warald写过一个《如何在美国找工作》系列的文章,里面有一篇《network很重要》,讲了通过network找到工作的例子。最近,Warald跟在附近读书的小R lunch,听到了她找实习的故事,觉得很不错,写出来跟大家共享。

话说小R去年刚来美国的时候,俺就见过了,当时最大的印象之一,就是她fully prepared and eager to find a job,这倒不是因为家里出钱自费了,要挣回本钱,帝都三环内居民经济压力没这么大~~用小R的话来说,要么不在美国找工作直接回国,要么就一定要找到;而要找工作,就要全力以赴、不留后路的找,如果抱着找找看、试试看的态度,现在竞争的人这么多,不玩命的找,很有可能最后什么都找不到。所以刚来美国,小R就很积极的到处找机会了,这在新生当中很少见。

商学院很注重network。小R读书的地方虽然不是波士顿城里的顶级牛校,但是本专业在周围这么多年积累下来,也有很多成功的校友。无论是校方还是校友,对social network/connection都很看重,时不时有成功的校友被邀请回校跟学生交流、介绍经验,也有不少人通过这样的social activities找到了工作。但是小R赶了几个场子之后,发现了两个问题:比较成功的校友,周围总是有很多人围着询问机会,很难在众多的人当中把自己推销出去,尤其是考虑到在校学生的经历简单,背景极其类似;networking期间,大家交流的不深入,往往浮于表面谈谈,简单的打个招呼之后,一般就没啥好说的了,交谈完了,很难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期的follow up往往很难维持联系。

一般情况下,一般人也就这样继续下去了,不会有多大改变,但是小R没有停留在这个地步,而是更积极的寻求解决方案:

1)交流肤浅,共同语言少?

LinkedIn, facebook很popular,尤其是对于business领域的人来说,更注重connection、network,所以没有这些账号的,反倒是异数。小R同学告诉Warald,她一旦发现了有校友来networking的机会,就立刻去这些地方搜索他们的个人信息,顺便放google搜索一下,根据手头的信息,可以大体发现这个人曾经和最近对什么感兴趣、在做什么、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如何,然后针对对方感兴趣的话题精心做准备,这样谈话的时候,可以有比较深入点的交流。

2)围绕在成功校友周围的人太多?

这个也难不倒小R。她加入了学生组织,担任了一些职务,尽管这些职务本质上是义务性质的,为大家服务,并不会带来什么收入或者荣耀的头衔,但是至少小R有了合理的理由和机会,来接近更多的校友。经历了初期的打酱油阶段,小R也联合几个朋友,打着学生组织networking的旗号,出面邀请了校友回校参加social events,这样,总比在活动期间,突然从墙格拉里冒出来做自我介绍,可以更早更多的让校友注意到自己吧。

3)精心准备,不打无准备的仗

来学校的一位校友,之前在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做过,非常活跃,现在在一个公司里full time工作,迈进了管理层,同时依然在附近的NPO兼职。小R研究了他的linkedin和facebook,断定这个人对NPO的热情和投入是非常大的,正好小R自己也研究过这方面的话题,当年读本科的时候,还做过关于非洲NPO的小论文。

下面的事情,就很顺理成章了。校友来了以后,周围依然有很多人来shallow talk,自我介绍一下,谈几个无关痛痒的话题,然后询问工作机会,校友也彬彬有礼的说,我记下了,有机会,一定联系你;而小R则挑起NPO的话题,跟对方就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探讨,因为她做足了功课,双方自然谈的很愉快,校友也觉得她的见识和分析都很出色。-- 两种谈话内容一对比,不用warald多嘴了,亲耐的读者,您可以想象效果上的差别了。

4)时不时follow up

活动结束之后,跟校友交谈过的人,都去信寒暄两句,试图保持印象,但是来往了两封简短的信之后,往往就无话可说了,过上一段时间,就没有什么联系了。但是小R,因为与校友建立了NPO这个shared interest,所以双方可以时不时找到话题说两句,所以保持了联系,几个月之后的某天,校友突然一封email,说他兼职的NPO有实习机会,问小R是否愿意去,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连面试都没有,直接就把internship的offer给她了。

有了这个跟自己专业很对口的internship和初步胜利,无论是小R还是Warald,都对她将来找到全职工作,充满了信心。感兴趣的同学,记得读一下Warald 09年写的《经验是王道,实习不可少》。